日期:2009-04-08
幾年前,家族長者很慎重地考慮重建墓園。構想將分散於臺灣中西部的祖墳移居花蓮,做一個家庭墓園,讓後代子孫能夠就近一起掃墓。另有長者很委婉地說:代代子孫都相當有發展,想來是託祖先的福蔭,還是讓祖墳各自安息,不要隨意遷動…。方便與祖蔭的較量下,遷居的構想無續。人活著,選個假日或良辰吉日,搬家反倒自由多了。
最近二、三個月來,「看墓園去」成為此間台灣人社團的熱門話題。有心人士與私人墓園公司洽商,特別規劃一塊一百五十單位的墓地,讓移根的同鄉,有「永久」的落腳處,不寂寞,命名為「臺灣墓園」。宗教團體,台灣人社團、私人,紛紛登記預購:將來夫婦合葬或分葬,或與教友鄰居,好不熱鬧,激起一波尋找墓園的浪花。
梭羅《湖濱散記》是我先生鍾情的退休生活,讓他遐思觀察自然界變化、生趣的夢想。年前「華爾街日報」報導一位大學教授延續梭羅在華登湖畔的觀察,仔細紀錄湖畔的生態,從而接獲一位居民五十八年來野地生態觀察的筆記…。
深知我老公的生物情結,特地與他分享這篇文章,再次點醒他的湖畔夢。住家附近的森林地開發建屋後,按市府都市規劃留有一片綠地及一人造湖。經過二、三年的天然發展,人造環境回歸自然,身在其中也頗有令人沉思的風味。這篇報導的生活體驗,讓我先生等不及退休才追求生活的夢想,當下行動:清晨、週末,散步時間,拿著相機,先是隨興取材,慢慢地漸入情況:紀錄、追蹤湖畔四季的變化。
前些天,我們又來到「他的湖」畔。湖水採光處有一群鴨子,背光處水面一層薄霜,煞是迷人。他得意地說:啊,這就是「春江水暖鴨先知」,我突來的靈感說,以後你的骨灰就撒在這兒吧。他欣然同意。我呢?一個夏日遊玩的海邊,綿延不盡的沙灘,海潮與沙在腳底下的溫柔,難忘的情懷!回神後,
我又擔心地問:「如果大家都這樣隨意飄撒,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埋在地下一樣也會腐化不是嗎?」他又依他的科學精神說:「…這也是質量不滅…。」
「這麼說來,是萬物不朽?永遠存在的意味了?但是以精神面看,對於子孫後代而言,不朽、永遠存在,恐怕是過於勉強了。」
「沒錯,像日本人,他們祭拜祖先,只追溯一、二代。實質上感受得到祖先才有祭拜的情懷。」
湖畔走一遭竟然解決尋找墓園的疑惑。生活對話的美妙!
約兒子一起吃飯聊近況說遠景。他提到情人節那天,幾位朋友相約到最近去世的好友墓園敘話。他說:「墓園很大,我猜想他會不自在?」讀John Balyley(英國人,文學教授)的回憶錄。提到他的妻子Iris(哲學教授,小說作家。晚年得阿茲海默症,喪失記憶)去世前的景象:拒吃、拒喝。一星期來,雙眼直視而不見,直到去世,他幫她閉上眼,又將它撐開,那一刻,他確定愛麗詩認得他。他說:死可以這樣安靜,我不介意也能夠如此。愛麗詩失憶前堅持不要有輓歌,不要有眾人說話的葬禮。我不知道愛麗詩有沒有墓園,藉讀貝里的回憶錄及貝里給愛麗詩的輓歌,他們的生活精神感動我,對她追思的情懷油然而生。二00九年,《新聞週刊》第一期,一篇名為《過渡》的輓歌:緬懷四十八位曾經是金童玉女的人間星星在二00八年殞落了。他們在生活層面上,各有不同的領域,各自擁有令人追思的成就。識與不識,通過文字閱讀,他們活在我的心中。生活可以這麼多彩!他們的死是活著的人的遺憾。
幾年前,法鼓山聖嚴法師到此地演講,我與先生抱著好奇心前往聆聽。也許對滿室幾近瘋狂的熱情崇拜感到不自在,我們提早離席。近日,一位法師傳來一文,作者平路:聖嚴法師生死相續。
平路提及聖嚴法師只選一幅輓額「寂滅為樂」。他又說,師父遺言:「不發訃聞,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看完這篇文章,對於聖嚴法師的叮嚀,尊敬之意油然生起。立意擺脫狂熱的宗教膜拜,確實清新。不需儀式,不需美言,回歸塵土與自然同在,感念者自有追思的情懷。眾弟子謹記,不要壞了師父的灑脫。
《美國歷史》雜誌二月號,有一個短文:美猶他州南部,新建道路,意外挖掘到一千兩百年前一美印地安人農舍。地基形狀完整,不見骨骸,有一些貝殼、綠松石等人工製品。作者指出這些製品恐怕是遊牧人用來交換農作物的。這短文讓我聯想到古代人的挖掘及埃及木乃伊的研究。
北京、爪哇猿人的化石出土,進而「露西」的發現,對人類進化的探討有不可磨滅的重要性。如果他們也把遺體燒成灰,人類進化的理論根據將無著。
如果沒有全球各地祖先的文化遺物,豈不是人類文化歷史的憾事?。我們可以說研究沒有文字時代的歷史,「骨骸化石、人工製品」是回溯的線索。在今日,令人追懷的,應是文化精神,子孫緬懷先人的生活精神。因此,怎麼活,紀錄一個「故事家譜」是不是更重要?
應眾人要求,此間墓園說明會將再舉行一次。宣傳單說:某教會訂購五十個單位,將來他們會去墓園舉行追思會。而其他宗教團體,也會在清明節舉行祭祀活動。還說:「不必煩惱後代子孫都不來祭拜我們。」誰來祭拜?有沒有祭拜?人都死了,還地下有知?這樣的煩惱豈不活受罪?不如地上,地下,兩不牽掛。若真有情,自自在在,仰頭、低吟,思念在心頭。偶然間,足矣。※
最近二、三個月來,「看墓園去」成為此間台灣人社團的熱門話題。有心人士與私人墓園公司洽商,特別規劃一塊一百五十單位的墓地,讓移根的同鄉,有「永久」的落腳處,不寂寞,命名為「臺灣墓園」。宗教團體,台灣人社團、私人,紛紛登記預購:將來夫婦合葬或分葬,或與教友鄰居,好不熱鬧,激起一波尋找墓園的浪花。
梭羅《湖濱散記》是我先生鍾情的退休生活,讓他遐思觀察自然界變化、生趣的夢想。年前「華爾街日報」報導一位大學教授延續梭羅在華登湖畔的觀察,仔細紀錄湖畔的生態,從而接獲一位居民五十八年來野地生態觀察的筆記…。
深知我老公的生物情結,特地與他分享這篇文章,再次點醒他的湖畔夢。住家附近的森林地開發建屋後,按市府都市規劃留有一片綠地及一人造湖。經過二、三年的天然發展,人造環境回歸自然,身在其中也頗有令人沉思的風味。這篇報導的生活體驗,讓我先生等不及退休才追求生活的夢想,當下行動:清晨、週末,散步時間,拿著相機,先是隨興取材,慢慢地漸入情況:紀錄、追蹤湖畔四季的變化。
前些天,我們又來到「他的湖」畔。湖水採光處有一群鴨子,背光處水面一層薄霜,煞是迷人。他得意地說:啊,這就是「春江水暖鴨先知」,我突來的靈感說,以後你的骨灰就撒在這兒吧。他欣然同意。我呢?一個夏日遊玩的海邊,綿延不盡的沙灘,海潮與沙在腳底下的溫柔,難忘的情懷!回神後,
我又擔心地問:「如果大家都這樣隨意飄撒,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埋在地下一樣也會腐化不是嗎?」他又依他的科學精神說:「…這也是質量不滅…。」
「這麼說來,是萬物不朽?永遠存在的意味了?但是以精神面看,對於子孫後代而言,不朽、永遠存在,恐怕是過於勉強了。」
「沒錯,像日本人,他們祭拜祖先,只追溯一、二代。實質上感受得到祖先才有祭拜的情懷。」
湖畔走一遭竟然解決尋找墓園的疑惑。生活對話的美妙!
約兒子一起吃飯聊近況說遠景。他提到情人節那天,幾位朋友相約到最近去世的好友墓園敘話。他說:「墓園很大,我猜想他會不自在?」讀John Balyley(英國人,文學教授)的回憶錄。提到他的妻子Iris(哲學教授,小說作家。晚年得阿茲海默症,喪失記憶)去世前的景象:拒吃、拒喝。一星期來,雙眼直視而不見,直到去世,他幫她閉上眼,又將它撐開,那一刻,他確定愛麗詩認得他。他說:死可以這樣安靜,我不介意也能夠如此。愛麗詩失憶前堅持不要有輓歌,不要有眾人說話的葬禮。我不知道愛麗詩有沒有墓園,藉讀貝里的回憶錄及貝里給愛麗詩的輓歌,他們的生活精神感動我,對她追思的情懷油然而生。二00九年,《新聞週刊》第一期,一篇名為《過渡》的輓歌:緬懷四十八位曾經是金童玉女的人間星星在二00八年殞落了。他們在生活層面上,各有不同的領域,各自擁有令人追思的成就。識與不識,通過文字閱讀,他們活在我的心中。生活可以這麼多彩!他們的死是活著的人的遺憾。
幾年前,法鼓山聖嚴法師到此地演講,我與先生抱著好奇心前往聆聽。也許對滿室幾近瘋狂的熱情崇拜感到不自在,我們提早離席。近日,一位法師傳來一文,作者平路:聖嚴法師生死相續。
平路提及聖嚴法師只選一幅輓額「寂滅為樂」。他又說,師父遺言:「不發訃聞,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看完這篇文章,對於聖嚴法師的叮嚀,尊敬之意油然生起。立意擺脫狂熱的宗教膜拜,確實清新。不需儀式,不需美言,回歸塵土與自然同在,感念者自有追思的情懷。眾弟子謹記,不要壞了師父的灑脫。
《美國歷史》雜誌二月號,有一個短文:美猶他州南部,新建道路,意外挖掘到一千兩百年前一美印地安人農舍。地基形狀完整,不見骨骸,有一些貝殼、綠松石等人工製品。作者指出這些製品恐怕是遊牧人用來交換農作物的。這短文讓我聯想到古代人的挖掘及埃及木乃伊的研究。
北京、爪哇猿人的化石出土,進而「露西」的發現,對人類進化的探討有不可磨滅的重要性。如果他們也把遺體燒成灰,人類進化的理論根據將無著。
如果沒有全球各地祖先的文化遺物,豈不是人類文化歷史的憾事?。我們可以說研究沒有文字時代的歷史,「骨骸化石、人工製品」是回溯的線索。在今日,令人追懷的,應是文化精神,子孫緬懷先人的生活精神。因此,怎麼活,紀錄一個「故事家譜」是不是更重要?
應眾人要求,此間墓園說明會將再舉行一次。宣傳單說:某教會訂購五十個單位,將來他們會去墓園舉行追思會。而其他宗教團體,也會在清明節舉行祭祀活動。還說:「不必煩惱後代子孫都不來祭拜我們。」誰來祭拜?有沒有祭拜?人都死了,還地下有知?這樣的煩惱豈不活受罪?不如地上,地下,兩不牽掛。若真有情,自自在在,仰頭、低吟,思念在心頭。偶然間,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