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4, 2014

尋找墓園

                                                                                  日期:2009-04-08


幾年前,家族長者很慎重地考慮重建墓園。構想將分散於臺灣中西部的祖墳移居花蓮,做一個家庭墓園,讓後代子孫能夠就近一起掃墓。另有長者很委婉地說:代代子孫都相當有發展,想來是託祖先的福蔭,還是讓祖墳各自安息,不要隨意遷動。方便與祖蔭的較量下,遷居的構想無續。人活著,選個假日或良辰吉日,搬家反倒自由多了。
最近二、三個月來,「看墓園去」成為此間台灣人社團的熱門話題。有心人士與私人墓園公司洽商,特別規劃一塊一百五十單位的墓地,讓移根的同鄉,有「永久」的落腳處,不寂寞,命名為「臺灣墓園」。宗教團體,台灣人社團、私人,紛紛登記預購:將來夫婦合葬或分葬,或與教友鄰居,好不熱鬧,激起一波尋找墓園的浪花。
梭羅《湖濱散記》是我先生鍾情的退休生活,讓他遐思觀察自然界變化、生趣的夢想。年前「華爾街日報」報導一位大學教授延續梭羅在華登湖畔的觀察,仔細紀錄湖畔的生態,從而接獲一位居民五十八年來野地生態觀察的筆記
深知我老公的生物情結,特地與他分享這篇文章,再次點醒他的湖畔夢。住家附近的森林地開發建屋後,按市府都市規劃留有一片綠地及一人造湖。經過二、三年的天然發展,人造環境回歸自然,身在其中也頗有令人沉思的風味。這篇報導的生活體驗,讓我先生等不及退休才追求生活的夢想,當下行動:清晨、週末,散步時間,拿著相機,先是隨興取材,慢慢地漸入情況:紀錄、追蹤湖畔四季的變化。
前些天,我們又來到「他的湖」畔。湖水採光處有一群鴨子,背光處水面一層薄霜,煞是迷人。他得意地說:啊,這就是「春江水暖鴨先知」,我突來的靈感說,以後你的骨灰就撒在這兒吧。他欣然同意。我呢?一個夏日遊玩的海邊,綿延不盡的沙灘,海潮與沙在腳底下的溫柔,難忘的情懷!回神後,
我又擔心地問:「如果大家都這樣隨意飄撒,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埋在地下一樣也會腐化不是嗎?」他又依他的科學精神說:「這也是質量不滅。」
「這麼說來,是萬物不朽?永遠存在的意味了?但是以精神面看,對於子孫後代而言,不朽、永遠存在,恐怕是過於勉強了。」
「沒錯,像日本人,他們祭拜祖先,只追溯一、二代。實質上感受得到祖先才有祭拜的情懷。」
湖畔走一遭竟然解決尋找墓園的疑惑。生活對話的美妙!
約兒子一起吃飯聊近況說遠景。他提到情人節那天,幾位朋友相約到最近去世的好友墓園敘話。他說:「墓園很大,我猜想他會不自在?」讀John Balyley(英國人,文學教授)的回憶錄。提到他的妻子Iris(哲學教授,小說作家。晚年得阿茲海默症,喪失記憶)去世前的景象:拒吃、拒喝。一星期來,雙眼直視而不見,直到去世,他幫她閉上眼,又將它撐開,那一刻,他確定愛麗詩認得他。他說:死可以這樣安靜,我不介意也能夠如此。愛麗詩失憶前堅持不要有輓歌,不要有眾人說話的葬禮。我不知道愛麗詩有沒有墓園,藉讀貝里的回憶錄及貝里給愛麗詩的輓歌,他們的生活精神感動我,對她追思的情懷油然而生。二00九年,《新聞週刊》第一期,一篇名為《過渡》的輓歌:緬懷四十八位曾經是金童玉女的人間星星在二00八年殞落了。他們在生活層面上,各有不同的領域,各自擁有令人追思的成就。識與不識,通過文字閱讀,他們活在我的心中。生活可以這麼多彩!他們的死是活著的人的遺憾。
幾年前,法鼓山聖嚴法師到此地演講,我與先生抱著好奇心前往聆聽。也許對滿室幾近瘋狂的熱情崇拜感到不自在,我們提早離席。近日,一位法師傳來一文,作者平路:聖嚴法師生死相續。
平路提及聖嚴法師只選一幅輓額「寂滅為樂」。他又說,師父遺言:「不發訃聞,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看完這篇文章,對於聖嚴法師的叮嚀,尊敬之意油然生起。立意擺脫狂熱的宗教膜拜,確實清新。不需儀式,不需美言,回歸塵土與自然同在,感念者自有追思的情懷。眾弟子謹記,不要壞了師父的灑脫。
《美國歷史》雜誌二月號,有一個短文:美猶他州南部,新建道路,意外挖掘到一千兩百年前一美印地安人農舍。地基形狀完整,不見骨骸,有一些貝殼、綠松石等人工製品。作者指出這些製品恐怕是遊牧人用來交換農作物的。這短文讓我聯想到古代人的挖掘及埃及木乃伊的研究。
北京、爪哇猿人的化石出土,進而「露西」的發現,對人類進化的探討有不可磨滅的重要性。如果他們也把遺體燒成灰,人類進化的理論根據將無著。
如果沒有全球各地祖先的文化遺物,豈不是人類文化歷史的憾事?。我們可以說研究沒有文字時代的歷史,「骨骸化石、人工製品」是回溯的線索。在今日,令人追懷的,應是文化精神,子孫緬懷先人的生活精神。因此,怎麼活,紀錄一個「故事家譜」是不是更重要?
應眾人要求,此間墓園說明會將再舉行一次。宣傳單說:某教會訂購五十個單位,將來他們會去墓園舉行追思會。而其他宗教團體,也會在清明節舉行祭祀活動。還說:「不必煩惱後代子孫都不來祭拜我們。」誰來祭拜?有沒有祭拜?人都死了,還地下有知?這樣的煩惱豈不活受罪?不如地上,地下,兩不牽掛。若真有情,自自在在,仰頭、低吟,思念在心頭。偶然間,足矣。

Friday, April 18, 2014

權利、權力,抗衡

                                                                                         日期:2009-05-02


美國總統歐巴瑪上任未滿一個月,從電視、報紙的新聞上看,總統就任的所謂「蜜月期」已經過去。今日,經濟分析家、政治評論家、報章專欄,都迫不及待地要求自己的聲音被聽到。有一本《印度今日》雜誌,以歐巴瑪燦陽似的笑容為封面,但問一聲:他還能夠笑多久?報導說,為了拯救美國的金融風暴,就職典禮與當晚舞會慶典空檔,他已全身投入應戰的行動。前些天又聽到廣播員說:總統對於國會再三反對他的救經濟處方已感到不耐煩,他親自到民間開「鎮民大會」,鼓勵百姓寫信施壓國會議員。另一方面,新任財政部長先是開記者會宣佈最新紓困方針,接著在國會大廳接受「議會銀行小組」的審查聽證;同時,另一個電視畫面是美國股市,從聽證會前已經下滑的點數,再以三倍的數字下滑,聽證會質詢進行一點也不為所動,議員問該問的問題,部長據實以報,沒有粉飾太平的虛假,沒有苦民所苦的矯情。在一問一答間,雙方都以專業的態度行事,沒有播報員在旁以情緒的字眼煽動,觀眾直接從聽證會現場取得對情況的認知。民主制度權利、權力的抗衡在政府行事的透明化下,公民權的自我認知,再次加強。而這樣的聽證會,如大法官提名、內閣提名、國會議事等,在美行之有年,讓人印象深刻。
今日資訊充斥,任何人,極權獨裁的國家除外,都可查詢自己關心的議題。歐巴瑪曾經對他的一群網路支持者保證:擴大政府行事的透明面,公佈更多的資料,會議過程現場轉播,甚至計畫在他簽定新條文前,給民眾五天的時間在網路上讓網友分析評論。歐巴瑪不僅要持續支持者的熱情,同時得吸引投另一位競選者的選民,以及那些根本沒有去投票的公民。
一位政治學教授說:歐巴瑪智囊團設立的網頁,可以讓支持他的那些一億三千萬電子信箱主人保特聯絡;也許這只是表面上權力的分享,但可以建立與公民的親密關係,可以想見這些支持者將替政府的政策廣為傳播。另一方面,這種聯絡網將不止於言語上的傳播,而是附加許多個人的分析評論甚至指責,形成實質上支持者聯絡網的監督效用。歐巴瑪力求改變的競選政論正在全民的期待下被檢視,已經有支持者對於歐巴瑪智囊團提供的網頁,只能聽、看,而不能回應的傳統單向,感到不滿意。他們不願只做傳聲筒,他們要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是公民認知的基本力量。
看臺灣的報紙給我最大的困擾:有立場的報導。記者描述事件在取捨上已有刪減,又參雜個人的私見評論,結果讓真實面覆蓋許多誤導的面紗失去公信力。為什麼不能就事論事記載讓讀者自行評論?或讓社論、專欄,負起這個任務?曾經在BBC中文網頁,看一位臺灣記者寫新聞,語氣故作輕俏,我不以為然地向報社反映,但那位記者行文依舊,我不再看她的報導,因為她輕視讀者獨立思考的權利,我行使讀者權力,決定拒收她加了批判的報導。報社雜誌有立場其實是無可厚非,比如:紐約時報自由派,華爾街日報保守派,但新聞人員在行文時要有專業的素養。放眼望去新聞界舉足輕重的人物都因他/她在分析事局,評論人物,能夠就事論事,做深度報導,讓讀者對事件有全面的了解。記者的身分讓他們有特殊的機會參訪政治、經濟、社會或國際事件,他們也要有同等的義務先做功課才有本事提問針對性的議題,抓住問題的核心讓受訪者發揮。採訪與被採訪者是處在一種互重對等的狀態。想想看,即使被採訪者「貴」為總統,這也是選民投票累積的結果而賦與總統權力經營國家。《紐約時報》有一位讀者投書:歐巴瑪總統的薪水比他當參議員的薪水多好幾倍,但我們可以保守地說,是總統這個職位所代表的利益吸引他,包括那巨大無比的權力,世上無人能比的權力。但別忘了西方先哲說:擁有權力會腐蝕原有的判斷意志力。媒體在民主社會裡應該是站在百姓監督政府的第一線,為民喉舌。沒有一個政府是完美的,在不完美的行事下,如果又不能坦然面對錯誤糾正行事,人民的權利如何受到保障?因此,持續監督的輿論更要堅持不能妥協,要讓民主制度有權利、權力的抗衡。
《新聞週刊》總編輯Jon Meacham 這樣說:「權力的討論,讓美國中間偏左的人士感到不自在,因為權力冒犯民主。而許多中間偏右的選民,也對權力的論說相當困擾,因為這個話題總會聯想到『政治菁英』。而這種菁英的擁護,是近幾十年來美國保守派大力提倡的。」
美國第四十四任總統的就職:權力,從布希的政治菁英家族移交給美國一介黑人平民,鼓舞許多民主國家的百姓,不僅各國資深外交人士津津樂道,我先生服務公司的德國同事也興奮談論,我常常很羨慕美國的民主進展。政府,百姓共同面對權利、權力的爭取與抗衡,維護體制,無非是讓自己的國家更上一層樓。有一天,無意間翻閱一本:全球各國糗事大集,在「Taiwan」的標題下,大刺刺地寫:一個粗製濫造的民主國家。看了心裡難過卻百口莫辯。我們有選舉,我們有司法,我們有監察,我們也有媒體,但我們民主的權利、權力抗衡在哪裡?不在民間,不在媒體,更不在執行的立法機構。民主的權利、權力,不用它,民主將毫無意義。
認清公民的權利投票,認清公民的權力監督,臺灣民主自覺,自我教育,不容再忽視,是行動的時候了。

跟著你的心走

                                                        2009-04-23

多年前在一個讀書會裏,忘了討論哪本特定的書,我把達爾文物競天擇的理論用來解釋男女擇偶的潛意識指標:不是理性條件分析的選擇而是體味、感觀,動物性直覺的取捨,一種人類生存的基本能力來決定衷情於某人。這樣的論調當場引來幾位挑高的眉目:我們沒有那樣勢利!
理性分析對方的條件豈不更勢利?有一天,前往咖啡約會的路上,我跟老公說:什麼原因?四十年前我們決定交往時並不知道我們兩人的想法這麼相近!當初是怎麼決定選你的?《今日心理學》雜誌,有一文章的作者Rebecca Webber強調:情侶要說「我願意」之前,需要仔細地觀察你的伴侶吃喝的習慣。她說:伴侶將影響你一生的健康;運氣好配得好,雙方互補,吃得健康,睡得安穩,病魔遠離。運氣不好配得不好,雙方互槓,吃得不健康,睡得不安穩百病臨身。
到底擇偶與婚姻的長短路是依理性?依感性直覺?來經營的。最兩全的應是依直覺也依理性,而唯一的方法是用心。不管是一見鍾情、自由戀愛或媒妁之言,全看當事者的互動:雙方溝通明確,理性要求、感性對待、真誠依戀。像嬰兒依戀雙親一樣,夫妻在情緒上也需要依戀對方使婚姻「天長地久」。這樣共同的生活,幾年下來飲食習慣當然有所影響,而潛移默化的薰陶下,思路走向豈有不受感應的?那麼我與先生結婚三十多年,對事物的看法大致相同也是應該的!此時來個擊掌喝彩:英雄所見略同,互相娛樂,也是美事一樁。
散步時情話綿綿,這時手牽手只是一種點綴。散步時,當一方高談闊論,也能挽著手聽他/她的謬說、嘮叨、計畫、理想、怨言,這時的挽手就是用心了。專家說,愛,需要觸覺的安撫。像嬰兒一樣,小孩、成人、老人、男男女女,永遠需要感性流露的觸摸。這不是獎賞處罰的工貝,是情感自然的表達。這樣的表達不要只給伴侶,讓家人、好友分享。用心交往在於真誠,而真誠與人相處,有時覺得曲高和寡?在相知的世界裏,以為交友的誠意是跟著你的心走。
當發現朋友對你訴說委屈只為一時需要的情緒發洩並不是對症下藥的處方,多年下來,一而再的聽取委屈抱怨,真誠心是否也會受到傷害?難怪有智者勸說:朋友可深交者,用心。淺交的,應付即可。好友相處與夫妻相處一樣,得用心真誠以待,跟著你的心走,取捨不需冠冕堂皇的理由,漂亮而無心的言詞,自己說了都臉紅。
報上有一則真實故事:一對夫妻六十二年來兩人相伴如影隨形,外出買菜、購物、取信、存款,一同起床,相隨入眠,吃飯、看報、喝咖啡,屋裏屋外一刻不相離。先生雖長期有病不曾藉故刁難,不料,妻子得癌症一個月內去世。那一個月期間,先生每天為她祈禱,同時也求上帝讓他隨伴而去。妻子過世那天,先生躺在病床旁,用他的意志力走上死亡路,妻子過世六小時之後,隨她而去。即使是現代醫學也難以解釋:為什麼有時意志力能夠決定生命的死活?這對夫妻的子女說:「爸爸不能沒有媽媽。」他用心隨著她走了。看到這則故事前我曾與先生有過這樣的對話:「如果你死了,我會很寂寞。」,他說:「你死,我不知道如何過日子,更慘。」相較於六十二年的婚姻,幸運的話,我們還有一大半相隨的緣分。跟著心,用心走:雙方互補,吃得健康睡得安穩,再加上英雄所見略同的終身學習,豈不美妙!不讓自己寂寞。跟著你的心走也是誠實面對內心的自我。為人處事,就業交友,婚姻育兒,不必跟隨潮流,不必只顧外表。真誠踏實用心生活,即便是度過平凡的一生也不虛此行。有人這樣說: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夠真誠面對自我行事,這世界會更美好。
幾年前面對空巢,有一種無所是從的徬徨,於是組讀書會,設法學習累積議論的本錢,五年下來確實有些收穫,無奈同好者難求,不想委屈自己虛應故事,毅然結束讀書會。幾經思索,添加學習的方向,一年多前執筆寫文,從此打開心窗與自己剖析對話:捕捉我的心路歷程,紀錄我思考的痕跡,沉醉在忘時的文字推敲中。董橋說得好:「人跟文章一樣,最怕油嘴,滑溜。」
跟著我的心,用心走,就是這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