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05-02
美國總統歐巴瑪上任未滿一個月,從電視、報紙的新聞上看,總統就任的所謂「蜜月期」已經過去。今日,經濟分析家、政治評論家、報章專欄,都迫不及待地要求自己的聲音被聽到。有一本《印度今日》雜誌,以歐巴瑪燦陽似的笑容為封面,但問一聲:他還能夠笑多久?報導說,為了拯救美國的金融風暴,就職典禮與當晚舞會慶典空檔,他已全身投入應戰的行動。前些天又聽到廣播員說:總統對於國會再三反對他的救經濟處方已感到不耐煩,他親自到民間開「鎮民大會」,鼓勵百姓寫信施壓國會議員。另一方面,新任財政部長先是開記者會宣佈最新紓困方針,接著在國會大廳接受「議會銀行小組」的審查聽證;同時,另一個電視畫面是美國股市,從聽證會前已經下滑的點數,再以三倍的數字下滑,聽證會質詢進行一點也不為所動,議員問該問的問題,部長據實以報,沒有粉飾太平的虛假,沒有苦民所苦的矯情。在一問一答間,雙方都以專業的態度行事,沒有播報員在旁以情緒的字眼煽動,觀眾直接從聽證會現場取得對情況的認知。民主制度權利、權力的抗衡在政府行事的透明化下,公民權的自我認知,再次加強。而這樣的聽證會,如大法官提名、內閣提名、國會議事等,在美行之有年,讓人印象深刻。
今日資訊充斥,任何人,極權獨裁的國家除外,都可查詢自己關心的議題。歐巴瑪曾經對他的一群網路支持者保證:擴大政府行事的透明面,公佈更多的資料,會議過程現場轉播,甚至計畫在他簽定新條文前,給民眾五天的時間在網路上讓網友分析評論。歐巴瑪不僅要持續支持者的熱情,同時得吸引投另一位競選者的選民,以及那些根本沒有去投票的公民。
一位政治學教授說:歐巴瑪智囊團設立的網頁,可以讓支持他的那些一億三千萬電子信箱主人保特聯絡;也許這只是表面上權力的分享,但可以建立與公民的親密關係,可以想見這些支持者將替政府的政策廣為傳播。另一方面,這種聯絡網將不止於言語上的傳播,而是附加許多個人的分析評論甚至指責,形成實質上支持者聯絡網的監督效用。歐巴瑪力求改變的競選政論正在全民的期待下被檢視,已經有支持者對於歐巴瑪智囊團提供的網頁,只能聽、看,而不能回應的傳統單向,感到不滿意。他們不願只做傳聲筒,他們要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是公民認知的基本力量。
看臺灣的報紙給我最大的困擾:有立場的報導。記者描述事件在取捨上已有刪減,又參雜個人的私見評論,結果讓真實面覆蓋許多誤導的面紗失去公信力。為什麼不能就事論事記載讓讀者自行評論?或讓社論、專欄,負起這個任務?曾經在BBC中文網頁,看一位臺灣記者寫新聞,語氣故作輕俏,我不以為然地向報社反映,但那位記者行文依舊,我不再看她的報導,因為她輕視讀者獨立思考的權利,我行使讀者權力,決定拒收她加了批判的報導。報社雜誌有立場其實是無可厚非,比如:紐約時報│自由派,華爾街日報│保守派,但新聞人員在行文時要有專業的素養。放眼望去新聞界舉足輕重的人物都因他/她在分析事局,評論人物,能夠就事論事,做深度報導,讓讀者對事件有全面的了解。記者的身分讓他們有特殊的機會參訪政治、經濟、社會或國際事件,他們也要有同等的義務先做功課才有本事提問針對性的議題,抓住問題的核心讓受訪者發揮。採訪與被採訪者是處在一種互重對等的狀態。想想看,即使被採訪者「貴」為總統,這也是選民投票累積的結果而賦與總統權力經營國家。《紐約時報》有一位讀者投書:歐巴瑪總統的薪水比他當參議員的薪水多好幾倍,但我們可以保守地說,是總統這個職位所代表的利益吸引他,包括那巨大無比的權力,世上無人能比的權力。但別忘了西方先哲說:擁有權力會腐蝕原有的判斷意志力。媒體在民主社會裡應該是站在百姓監督政府的第一線,為民喉舌。沒有一個政府是完美的,在不完美的行事下,如果又不能坦然面對錯誤糾正行事,人民的權利如何受到保障?因此,持續監督的輿論更要堅持不能妥協,要讓民主制度有權利、權力的抗衡。
《新聞週刊》總編輯Jon Meacham 這樣說:「權力的討論,讓美國中間偏左的人士感到不自在,因為權力冒犯民主。而許多中間偏右的選民,也對權力的論說相當困擾,因為這個話題總會聯想到『政治菁英』。而這種菁英的擁護,是近幾十年來美國保守派大力提倡的。」
美國第四十四任總統的就職:權力,從布希的政治菁英家族移交給美國一介黑人平民,鼓舞許多民主國家的百姓,不僅各國資深外交人士津津樂道,我先生服務公司的德國同事也興奮談論,我常常很羨慕美國的民主進展。政府,百姓共同面對權利、權力的爭取與抗衡,維護體制,無非是讓自己的國家更上一層樓。有一天,無意間翻閱一本:全球各國糗事大集,在「Taiwan」的標題下,大刺刺地寫:一個粗製濫造的民主國家。看了心裡難過卻百口莫辯。我們有選舉,我們有司法,我們有監察,我們也有媒體,但我們民主的權利、權力抗衡在哪裡?不在民間,不在媒體,更不在執行的立法機構。民主的權利、權力,不用它,民主將毫無意義。
認清公民的權利│投票,認清公民的權力│監督,臺灣民主自覺,自我教育,不容再忽視,是行動的時候了。※
今日資訊充斥,任何人,極權獨裁的國家除外,都可查詢自己關心的議題。歐巴瑪曾經對他的一群網路支持者保證:擴大政府行事的透明面,公佈更多的資料,會議過程現場轉播,甚至計畫在他簽定新條文前,給民眾五天的時間在網路上讓網友分析評論。歐巴瑪不僅要持續支持者的熱情,同時得吸引投另一位競選者的選民,以及那些根本沒有去投票的公民。
一位政治學教授說:歐巴瑪智囊團設立的網頁,可以讓支持他的那些一億三千萬電子信箱主人保特聯絡;也許這只是表面上權力的分享,但可以建立與公民的親密關係,可以想見這些支持者將替政府的政策廣為傳播。另一方面,這種聯絡網將不止於言語上的傳播,而是附加許多個人的分析評論甚至指責,形成實質上支持者聯絡網的監督效用。歐巴瑪力求改變的競選政論正在全民的期待下被檢視,已經有支持者對於歐巴瑪智囊團提供的網頁,只能聽、看,而不能回應的傳統單向,感到不滿意。他們不願只做傳聲筒,他們要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是公民認知的基本力量。
看臺灣的報紙給我最大的困擾:有立場的報導。記者描述事件在取捨上已有刪減,又參雜個人的私見評論,結果讓真實面覆蓋許多誤導的面紗失去公信力。為什麼不能就事論事記載讓讀者自行評論?或讓社論、專欄,負起這個任務?曾經在BBC中文網頁,看一位臺灣記者寫新聞,語氣故作輕俏,我不以為然地向報社反映,但那位記者行文依舊,我不再看她的報導,因為她輕視讀者獨立思考的權利,我行使讀者權力,決定拒收她加了批判的報導。報社雜誌有立場其實是無可厚非,比如:紐約時報│自由派,華爾街日報│保守派,但新聞人員在行文時要有專業的素養。放眼望去新聞界舉足輕重的人物都因他/她在分析事局,評論人物,能夠就事論事,做深度報導,讓讀者對事件有全面的了解。記者的身分讓他們有特殊的機會參訪政治、經濟、社會或國際事件,他們也要有同等的義務先做功課才有本事提問針對性的議題,抓住問題的核心讓受訪者發揮。採訪與被採訪者是處在一種互重對等的狀態。想想看,即使被採訪者「貴」為總統,這也是選民投票累積的結果而賦與總統權力經營國家。《紐約時報》有一位讀者投書:歐巴瑪總統的薪水比他當參議員的薪水多好幾倍,但我們可以保守地說,是總統這個職位所代表的利益吸引他,包括那巨大無比的權力,世上無人能比的權力。但別忘了西方先哲說:擁有權力會腐蝕原有的判斷意志力。媒體在民主社會裡應該是站在百姓監督政府的第一線,為民喉舌。沒有一個政府是完美的,在不完美的行事下,如果又不能坦然面對錯誤糾正行事,人民的權利如何受到保障?因此,持續監督的輿論更要堅持不能妥協,要讓民主制度有權利、權力的抗衡。
《新聞週刊》總編輯Jon Meacham 這樣說:「權力的討論,讓美國中間偏左的人士感到不自在,因為權力冒犯民主。而許多中間偏右的選民,也對權力的論說相當困擾,因為這個話題總會聯想到『政治菁英』。而這種菁英的擁護,是近幾十年來美國保守派大力提倡的。」
美國第四十四任總統的就職:權力,從布希的政治菁英家族移交給美國一介黑人平民,鼓舞許多民主國家的百姓,不僅各國資深外交人士津津樂道,我先生服務公司的德國同事也興奮談論,我常常很羨慕美國的民主進展。政府,百姓共同面對權利、權力的爭取與抗衡,維護體制,無非是讓自己的國家更上一層樓。有一天,無意間翻閱一本:全球各國糗事大集,在「Taiwan」的標題下,大刺刺地寫:一個粗製濫造的民主國家。看了心裡難過卻百口莫辯。我們有選舉,我們有司法,我們有監察,我們也有媒體,但我們民主的權利、權力抗衡在哪裡?不在民間,不在媒體,更不在執行的立法機構。民主的權利、權力,不用它,民主將毫無意義。
認清公民的權利│投票,認清公民的權力│監督,臺灣民主自覺,自我教育,不容再忽視,是行動的時候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