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5
父母年過七十之後,長途飛行,成為他們最想排斥的不安全感;加上美國九一一事件之後,旅客進關,需通過嚴格檢查,增加他們內心的緊張,減低他們來美的意念;但去年他們當了「阿祖」後,再來美一趟的渴望,在心頭逐漸加強。知道二妹有來美探親的計畫,說什麼也捨不得放棄隨行的機會,雖然子女都認為老人家冬天到美東旅行實在不是恰當的時候。考慮到父母親的年紀和體力,妹夫很體貼地配合爸爸的要求,做有彈性地調適。他們在美東期間,我在美西一路以電話追蹤:睡得好不好?鞋底防滑力如何?體力受得了?經過四、五個城市後,二妹將父母送上飛機,再以電話聯絡我:爸媽交給你了。那三個多星期「意外之旅」,了了他們再來美一趟的心願。回臺之後,爸媽遇到親友一定把抱「甘仔孫」的喜悅傳播出去,妹妹說,已有一堆人排隊等著抱孫子。想想我當初是怎樣的不放心!唉。
元旦那天,朋友傳來一篇很有意思的短文:美華盛頓郵報在華盛頓特區做一個社會經驗研究,請一位音樂家站在上班時間擁擠的車站內拉小提琴,觀察路人對音樂、 藝術的即興出現有沒有特別的感應。四十五分鐘的表演,幾千人在此穿梭,小提琴家擺在地上的帽子裡多了三十二美元;這期間音樂與行人的互動,只有拉琴人與音樂同在,其他的路人,多半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有的腳步不停只丟錢在帽子裡,有的停留幾秒鐘,有的一、二分鐘,只有六位行人駐足淺嚐,倒是有幾位兒童在父母匆匆地拉扯間,頻頻回頭…。這些眾生相,完全在音樂家的觀察下,化為數字成為研究的資訊。
大都會的居民生活在匆忙趕時的步調上,那四十五分鐘,他們到底錯過什麼美好的經驗?原來這位音樂家是世界級的小提琴手,演奏第一流的世界名曲,如果到音樂廳欣賞,一張門票平均是一百美元。不知道在這少於一小時「音樂經驗」過路的行人裏,有多少人曾經因廣告看板的宣傳而心動,擠破頭買票,穿著高雅地去聆聽高水準的音樂風雅?
在這匆匆的站口,生活的多面性讓他們一時「失聰」忽視即興音樂的氣氛,但是個人生活意境的得失,豈能以這即興的四十五分鐘產生的數據來評斷?雖如是說,那頻頻回頭的兒童又意味著什麼?
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行人的確沒有音樂的耳朵,他們終究不覺得錯過美好的音樂風華吧。也許他們匆匆趕時與朋友相約到美術館?與合夥人討論生意的重大決定?即使是匆匆趕上班,外人憑什麼僅依一些數據,比如停留幾分鐘,來斷定錯失的結論?如果換個熱門音樂歌手,吸引的眼光與耳朵會多一些?我們可以說,世界級的小提琴曲比熱門音樂高雅嗎?
這個真實故事讓我對停、聽、看、想,在生活上扮演的角色有一番思量。這四個感官知覺的背後都有一個重要的主角:用心。不要太匆忙,停下來,才有心去聽、去看個人、家庭、社會上不同層面的人與事。觀察之後,還得思考一番,經過這樣自省的反芻,個人在人事情懷上,珍惜與丟棄的取捨會比較明朗,心境會因而安寧而快樂在其中。
曾經看過一則美印地安人的生活哲學:兩位朋友開車旅行,一位朋友問另一位,內心有什麼愧疚的事嗎。朋友想了一分鐘,搖搖頭說沒有。問者說很好,接著又解釋,他族裏的長老曾經問他:「當你拿著一杯不能喝的水時,你怎麼辦?」說者比著將杯子傾倒的手勢說:「倒掉它」。這是生活上常見的動作,甚至已入口的,發覺是異味,會自然反應地吐出來,但把這動作比喻在某些意識上,卻不容易做到。主觀加上偏見,常常是我們握在手上的那杯無形的,喝不得的水,要不要倒掉它,只有自己下決定去執行,別人使不上力。不要讓一杯不能喝的水長期擱置在心裡,攪混我們生活上的感觀知覺,造成我們與人相處,判斷事物的遺憾。爸爸此行有一個觀察:某人家什麼都有,但與他們談話,總覺得缺少什麼。也許,缺乏的正是他們心裡的痛因?以為埋在深處,痛感會隨時間被灰塵覆蓋而失其尖銳?
但是,在外人的觀察下,那個痛,是一杯捨不得丟棄的髒水而不自知?是路過的匆匆,錯失了生活精華的領悟?用心生活,是要把那杯不能喝的水倒掉,再以停、聽、看、想的用心,注滿生活的杯子。品味本有不同,快樂不分高下,好好生活,不要有遺憾。
如果二妹為了省事拒絕父母隨行的要求,爸媽的生活事蹟將少一段意外美好的火花。當初我的「警告」只有最壞的打算下所顧忌的消極,忽略了對未知、意外的擔心,應該要有周詳準備的積極心態。生活上的應變做過停、聽、看、想的衡量後,放心地取捨,享受,不就是最好的態度嗎?※
元旦那天,朋友傳來一篇很有意思的短文:美華盛頓郵報在華盛頓特區做一個社會經驗研究,請一位音樂家站在上班時間擁擠的車站內拉小提琴,觀察路人對音樂、 藝術的即興出現有沒有特別的感應。四十五分鐘的表演,幾千人在此穿梭,小提琴家擺在地上的帽子裡多了三十二美元;這期間音樂與行人的互動,只有拉琴人與音樂同在,其他的路人,多半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有的腳步不停只丟錢在帽子裡,有的停留幾秒鐘,有的一、二分鐘,只有六位行人駐足淺嚐,倒是有幾位兒童在父母匆匆地拉扯間,頻頻回頭…。這些眾生相,完全在音樂家的觀察下,化為數字成為研究的資訊。
大都會的居民生活在匆忙趕時的步調上,那四十五分鐘,他們到底錯過什麼美好的經驗?原來這位音樂家是世界級的小提琴手,演奏第一流的世界名曲,如果到音樂廳欣賞,一張門票平均是一百美元。不知道在這少於一小時「音樂經驗」過路的行人裏,有多少人曾經因廣告看板的宣傳而心動,擠破頭買票,穿著高雅地去聆聽高水準的音樂風雅?
在這匆匆的站口,生活的多面性讓他們一時「失聰」忽視即興音樂的氣氛,但是個人生活意境的得失,豈能以這即興的四十五分鐘產生的數據來評斷?雖如是說,那頻頻回頭的兒童又意味著什麼?
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行人的確沒有音樂的耳朵,他們終究不覺得錯過美好的音樂風華吧。也許他們匆匆趕時與朋友相約到美術館?與合夥人討論生意的重大決定?即使是匆匆趕上班,外人憑什麼僅依一些數據,比如停留幾分鐘,來斷定錯失的結論?如果換個熱門音樂歌手,吸引的眼光與耳朵會多一些?我們可以說,世界級的小提琴曲比熱門音樂高雅嗎?
這個真實故事讓我對停、聽、看、想,在生活上扮演的角色有一番思量。這四個感官知覺的背後都有一個重要的主角:用心。不要太匆忙,停下來,才有心去聽、去看個人、家庭、社會上不同層面的人與事。觀察之後,還得思考一番,經過這樣自省的反芻,個人在人事情懷上,珍惜與丟棄的取捨會比較明朗,心境會因而安寧而快樂在其中。
曾經看過一則美印地安人的生活哲學:兩位朋友開車旅行,一位朋友問另一位,內心有什麼愧疚的事嗎。朋友想了一分鐘,搖搖頭說沒有。問者說很好,接著又解釋,他族裏的長老曾經問他:「當你拿著一杯不能喝的水時,你怎麼辦?」說者比著將杯子傾倒的手勢說:「倒掉它」。這是生活上常見的動作,甚至已入口的,發覺是異味,會自然反應地吐出來,但把這動作比喻在某些意識上,卻不容易做到。主觀加上偏見,常常是我們握在手上的那杯無形的,喝不得的水,要不要倒掉它,只有自己下決定去執行,別人使不上力。不要讓一杯不能喝的水長期擱置在心裡,攪混我們生活上的感觀知覺,造成我們與人相處,判斷事物的遺憾。爸爸此行有一個觀察:某人家什麼都有,但與他們談話,總覺得缺少什麼。也許,缺乏的正是他們心裡的痛因?以為埋在深處,痛感會隨時間被灰塵覆蓋而失其尖銳?
但是,在外人的觀察下,那個痛,是一杯捨不得丟棄的髒水而不自知?是路過的匆匆,錯失了生活精華的領悟?用心生活,是要把那杯不能喝的水倒掉,再以停、聽、看、想的用心,注滿生活的杯子。品味本有不同,快樂不分高下,好好生活,不要有遺憾。
如果二妹為了省事拒絕父母隨行的要求,爸媽的生活事蹟將少一段意外美好的火花。當初我的「警告」只有最壞的打算下所顧忌的消極,忽略了對未知、意外的擔心,應該要有周詳準備的積極心態。生活上的應變做過停、聽、看、想的衡量後,放心地取捨,享受,不就是最好的態度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