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載日期:2008-10-26
「要辦好一場大型的戶外活動實在不容易」,「辦任何活動都不容易,尤其參加者背景、年紀大不相同時,要讓每一位盡興而歸簡直是奢求」。坐在餐廳,我打開話匣子;自從發現這家餐廳給五十五歲以上的人特別優待之後,我與先生會忙裡偷閒享受一頓早餐「話會」。
辦活動好比蒐集文章的素材,太多好東西擠在一篇文裡反而失去重心破壞好文章的格局;針對活動的目的,既然是野餐烤肉,那麼著重戶外的精神,不要有麥克風講政治笑話或鼓吹臺灣意識的精神講話,對於前些天的臺灣同鄉會烤肉體驗,我有感而發。大家七嘴八舌顧吃又顧說時,任何嚴肅的話題都是耳邊風,浪費了;現場沒有幾個人注意聽,這對演講者實在很不禮貌。主辦委員每位都盡心盡力,活動前還分批打電話是否需要接送等等的關心詢問,食物豐盛,看得出主辦委員的用心;如果要說有什麼美中不足,除了上述的麥克風演講之外,恐怕是戶外活動的內容不夠活潑熱鬧。這跟臺灣人的性格有關?
看過日本人在電視上的瘋狂嗎?記得有一集是這樣的:比賽者頭戴鋼盔從平地踏上輸送帶,往前走到有一個人高的櫃臺,迎向另一位同隊者手上的一盒麻薯,用嘴去拿它,迅速咬幾口吞下去(黏黏的,不容易啊),再拿再吃…;不幸跌倒者,輸送帶讓他掉入麵粉堆中…,那些玩意兒讓人捧腹大笑之外難免讓人納悶為什麼日本人這麼瘋?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心理情緒的出氣孔;在一般日常正經八百的社會習性下累積的鬱悶,他們找到排洩的管道││讓自己成為笑柄,你笑我我笑他,大家在笑鬧中打平,暫時解脫束縛後,面對現實社會的酷又是好漢一條。
很少看到臺灣人這麼瘋的,不管是高興或生氣,大眾常常以溫和的態度表現;有意見,不管是正面或反面多半是在背後或心裡批評或相忍,匯集不了積極的評論;我先生說這是臺灣人的害羞,遇到事情時考慮這個歹勢,那個不好意思而錯失許多機會:工作上的機會、稱讚別人的機會、替自己爭取福利的機會。
我引心理學家的看法說有信心的人比較不吝於稱讚別人,但他認為這是臺灣歹勢、害羞文化使然。他的觀察比較入微,昨夜在一個〈椰子樹下打盹的哲學家〉部落格裡這位「哲學家」的《論文化中「歹勢」(害羞)的習性》一文正好應證我 先生的觀察,也撩起我在臺灣與憲兵對話的記憶:多年前在花蓮火車站排隊買票,我與先生大概站在隊伍的前十名之內,我有時站在隊外與先生聊天等開門,沒想到站在不遠的憲兵警告我,守規矩排好隊。
我不甘示弱的回應,我又沒有插隊,這是排隊買車票又不是軍隊,需要多整齊?你為什麼不去管管那些「黃牛」?憲兵當場傻眼,我猜想當時許多「觀眾」替我捏把冷汗。我相信凡事合理的,要據理以爭,我是道地的臺灣人,我相信這種態度是我還沒有經過美國文化洗禮之前就有的臺灣文化基因,這是尊敬他人,尊敬自己,做為人的基本權利,不必害羞不必歹勢,要全力維護。
其實,臺灣文化的害羞、歹勢不只是在眾目下臉紅的害羞,多半是指面子、人情上的不好意思:討論事情時不能就事論事,要顧到對方的面子、身分或護衛自己的門面(比如師生、同事、長輩);演講時主持人花時間招呼官員,東扯西扯介紹一些出席者,就是不好意思依時切入正題,反而讓講者閒坐一旁,失禮了;會議上決定的議題不能依法執行,人情成為一種說不出口的負擔。但是,臺灣人全然害羞嗎?根據我先生的觀察又不盡然:君不見大眾聚餐食,有些教徒又毫不害羞地禱告起來,不管共桌的人是否是教徒。
他說與同事一同外食,唯一低頭禱告的某某人,他,來自臺灣;他又說這跟信仰虔誠與否無關,他與美國同事共事這麼久,閒聊之間知道他們是相當虔誠的基督徒,但是他們知道在公共場合聚餐不必行這種儀式來彰顯信仰,這是他們避免讓同伴不自在的尊重。嗯,有意思。
台灣是個海島,但一直承襲著五千年的漢文化(大陸文化),冒險激進的海洋文化反而被掩蓋得透不出氣;是不是我們也需要學習一下日本瘋的排氣法,讓臺灣文化少一點溫吞傳統多一點熱情真切?是否可以說日本瘋的電視節目是逼自己克服害羞的鬧劇?美國小孩從幼稚園開始就有說話的訓練:Show and Tell,學生帶一個「東西」給大家看,並且說一些這個東西的意義;一張照片、一本集郵冊、一張明信片、玻璃瓶內的一隻蟲…,不管什麼東西都是小孩心上的寶,沒有排場沒有比價沒有面子問題,在同學眾目下,只要有技巧把自己的寶說故事吸引人成為大家的寶。小學至高中又著重課業專文的探討,加強學生的解說能力,害羞、歹勢是這樣的訓練要刻意排除的缺點,長期的訓練下也許有些只重表面的吹噓,但有本事的人就又多一個表達的能力,不僅內在有質力,而且外在有述方。機運垂青於有周全準備的人,是有它的道理。機運不等人。
在超市,我先生遇到以前的同事不免互道近況,我站在一旁聽她說:「我們公司的產品正在轉型,我正幫公司做這重大的轉變,…」。我先生好奇地問公司在這裡有分部嗎?她答:「我捨不得離開西雅圖,我只做半工,多倫多太熱了…。」事後,我問:「在外地做半工的人怎能擔得起公司轉型的重任?」先生回說:『唉,她把自己說重了。」這麼看來,說與問之間,切題的拿捏,害羞與否,將影響聽者的判斷,不是嗎?※
看過日本人在電視上的瘋狂嗎?記得有一集是這樣的:比賽者頭戴鋼盔從平地踏上輸送帶,往前走到有一個人高的櫃臺,迎向另一位同隊者手上的一盒麻薯,用嘴去拿它,迅速咬幾口吞下去(黏黏的,不容易啊),再拿再吃…;不幸跌倒者,輸送帶讓他掉入麵粉堆中…,那些玩意兒讓人捧腹大笑之外難免讓人納悶為什麼日本人這麼瘋?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心理情緒的出氣孔;在一般日常正經八百的社會習性下累積的鬱悶,他們找到排洩的管道││讓自己成為笑柄,你笑我我笑他,大家在笑鬧中打平,暫時解脫束縛後,面對現實社會的酷又是好漢一條。
很少看到臺灣人這麼瘋的,不管是高興或生氣,大眾常常以溫和的態度表現;有意見,不管是正面或反面多半是在背後或心裡批評或相忍,匯集不了積極的評論;我先生說這是臺灣人的害羞,遇到事情時考慮這個歹勢,那個不好意思而錯失許多機會:工作上的機會、稱讚別人的機會、替自己爭取福利的機會。
我引心理學家的看法說有信心的人比較不吝於稱讚別人,但他認為這是臺灣歹勢、害羞文化使然。他的觀察比較入微,昨夜在一個〈椰子樹下打盹的哲學家〉部落格裡這位「哲學家」的《論文化中「歹勢」(害羞)的習性》一文正好
我不甘示弱的回應,我又沒有插隊,這是排隊買車票又不是軍隊,需要多整齊?你為什麼不去管管那些「黃牛」?憲兵當場傻眼,我猜想當時許多「觀眾」替我捏把冷汗。我相信凡事合理的,要據理以爭,我是道地的臺灣人,我相信這種態度是我還沒有經過美國文化洗禮之前就有的臺灣文化基因,這是尊敬他人,尊敬自己,做為人的基本權利,不必害羞不必歹勢,要全力維護。
其實,臺灣文化的害羞、歹勢不只是在眾目下臉紅的害羞,多半是指面子、人情上的不好意思:討論事情時不能就事論事,要顧到對方的面子、身分或護衛自己的門面(比如師生、同事、長輩);演講時主持人花時間招呼官員,東扯西扯介紹一些出席者,就是不好意思依時切入正題,反而讓講者閒坐一旁,失禮了;會議上決定的議題不能依法執行,人情成為一種說不出口的負擔。但是,臺灣人全然害羞嗎?根據我先生的觀察又不盡然:君不見大眾聚餐食,有些教徒又毫不害羞地禱告起來,不管共桌的人是否是教徒。
他說與同事一同外食,唯一低頭禱告的某某人,他,來自臺灣;他又說這跟信仰虔誠與否無關,他與美國同事共事這麼久,閒聊之間知道他們是相當虔誠的基督徒,但是他們知道在公共場合聚餐不必行這種儀式來彰顯信仰,這是他們避免讓同伴不自在的尊重。嗯,有意思。
台灣是個海島,但一直承襲著五千年的漢文化(大陸文化),冒險激進的海洋文化反而被掩蓋得透不出氣;是不是我們也需要學習一下日本瘋的排氣法,讓臺灣文化少一點溫吞傳統多一點熱情真切?是否可以說日本瘋的電視節目是逼自己克服害羞的鬧劇?美國小孩從幼稚園開始就有說話的訓練:Show and Tell,學生帶一個「東西」給大家看,並且說一些這個東西的意義;一張照片、一本集郵冊、一張明信片、玻璃瓶內的一隻蟲…,不管什麼東西都是小孩心上的寶,沒有排場沒有比價沒有面子問題,在同學眾目下,只要有技巧把自己的寶說故事吸引人成為大家的寶。小學至高中又著重課業專文的探討,加強學生的解說能力,害羞、歹勢是這樣的訓練要刻意排除的缺點,長期的訓練下也許有些只重表面的吹噓,但有本事的人就又多一個表達的能力,不僅內在有質力,而且外在有述方。機運垂青於有周全準備的人,是有它的道理。機運不等人。
在超市,我先生遇到以前的同事不免互道近況,我站在一旁聽她說:「我們公司的產品正在轉型,我正幫公司做這重大的轉變,…」。我先生好奇地問公司在這裡有分部嗎?她答:「我捨不得離開西雅圖,我只做半工,多倫多太熱了…。」事後,我問:「在外地做半工的人怎能擔得起公司轉型的重任?」先生回說:『唉,她把自己說重了。」這麼看來,說與問之間,切題的拿捏,害羞與否,將影響聽者的判斷,不是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