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01-03
那天清晨,是痛醒的,當腳著地的刺痛雖異於尋常也不以為意,朦朧睡意間吃了兩顆止痛藥又迷糊地睡著。上班前冰敷、預約門診、再補上兩顆止痛藥後跛著腳忍痛五個小時。診所的廳堂裡見到醫生,聽到她驚訝地問,你怎麼了時,我像遇到救星,一剎間紅了眼。現在回頭看,疼痛是自己輕忽誤判的果實:不僅選擇延後數小時就醫,還逞強上班讓已受傷的膝蓋變本加厲,痛得我寸步難行,能怪誰?
記憶裡還沒有那麼痛的經驗,在心有餘悸之下,乖乖地聽醫生、丈夫的勸告,請假在家照顧自己。偷得的閒情,思緒在冰敷與跛腳中漫遊,細細體會「穿別人的鞋子,走它一天的路」的滋味。朋友曾經描繪過「骨刺」讓他痛得不能走路只好用爬的;媽媽在電話裡訴說跌倒後手腕受傷的懊惱與不便;丈夫曾經在重慶北路口毫無來由地喊腳痛,招呼計程車過街。這些景象,此刻一一地在我的腦海裡復活,當時聽他們的痛經,無法產生心有戚戚的同情,直到自己有這樣無以名狀的痛後,對於他們「過去」的痛才能產生真情的感應心,這種遲來的同情心,有用嗎?也許無法安慰已發生的苦楚,但我將能因經驗有比擬而較容易「將心比心」的類推,經驗讓我們的年歲有了智慧的成長。學習其實不必像我事到臨頭才不得不接受的體驗,如果兒童、青少年時期,啟發生活教育的品格傳授志工服務的觀念而將之融入生活作息,這樣「穿別人的鞋子,走它一天的路」的心念在成長的路程中將易於油然而生多一點寬容。
兩個多星期前在高志仁先生的部落格裡看到《海角七號》與《不能說的秘密》兩部臺灣電影的介紹,因而促發我的意願向朋友借「不能說的秘密」影片,但一直找不出時間觀賞,利用這個不能動腳的日子,坐在電腦前看周杰倫彈鋼琴也是一種享受。這部片子雖然有一些情節我不能有自圓其說的明瞭,但我最大的省思是對臺灣陌生的衝擊;大學畢業後工作五年才出國,我生命的生長期裡一路都是念公立學校,照理我應該對他人生活情境有一些觀察與感應,但那樣的經驗是空白的,同學的處境、社會的進展一概不在我生活關心的雷達網內,當年的我,好似生活在父母的城堡裡過著一種「幸福隔離」的生活。在時而冰敷時而跛腳的心情下看完這部片子,心裡有個疑問:如果一個平凡的我,在成長時期--今日回想起來,像生活在另一個場境裡對外圍環境的酸甜苦辣無視存在,那麼,那些當時在國民黨照顧下的菁英,是生活在怎樣的天地裡?因為生活層面的不同而塑造成環境使然的品格與大眾絕然不同的生活經驗,如何做到「穿別人的鞋子,走它一天的路」的真實類推感應?值得警惕深思啊。
十一月四日美國將投票選下一任的總統,而華盛頓州有一個更切身的議案:是否准許醫師開致死的藥方給末期的病人,讓病人自己決定死亡的時間,加速死亡減少痛苦的煎熬。類似的提案在一九九一年以很少的差距失敗,當年的議案是醫生幫助末期病人求死(比如打針)。今年的議案在敘述用字上比較嚴謹,釐清醫師開藥方與醫師救命的醫德不相違。經過十七年後「安樂死」重新向華盛頓州民挑戰。照往例,這個議案也有正反兩方大力相挺,而雙方都有自身經歷的體驗:有女士眼看著丈夫長期抗癌,經歷痛苦無望的掙扎等待死亡,發願為「安樂死」的立法奔走;有醫師畢身處於末期病人生死的交戰,又迫於法律只能讓病人痛苦等待死神降臨的支持者;有十四歲時因一時興起從橋上往下跳而癱瘓的反對者,他說,經過四十年沒有電輪椅就寸步難行的殘障人生活,但他已走過生死的交戰點,有家庭也有事業,殘而不廢,強調生命的每一時刻都值得珍惜,呼籲不必提早在生命路上築墳;有一位退休的護士,於一九九一年原本支持「安樂死」,但是她的丈夫雖然得癌症多年但在今日醫學的照顧下,卻沒有受病魔折騰,享年八十有幾自然死亡,她覺得在醫學進步的今日,沒有加速死亡的必要。
一天舉步艱難的痛苦經驗,讓我從報導中「嚐」到他們感受的真實性,他們表達正反兩面的思考,加深我對雙方意見的尊重,仔細思量,生死的抉擇豈可掉以輕心?腳痛讓我對痛有新的體驗之外,服用正確的藥方,一天之內就可行動,也激發我另一種思維;讓這兩個新體驗在我腦海裡翻滾吧,投票日需做一個智慧的決定。
一隻痛腳的省思,是無病呻吟?是痛定思痛?讓痛苦留痕,在生命路上伴我「穿別人的鞋子,走它一天的路」的成長。※
兩個多星期前在高志仁先生的部落格裡看到《海角七號》與《不能說的秘密》兩部臺灣電影的介紹,因而促發我的意願向朋友借「不能說的秘密」影片,但一直找不出時間觀賞,利用這個不能動腳的日子,坐在電腦前看周杰倫彈鋼琴也是一種享受。這部片子雖然有一些情節我不能有自圓其說的明瞭,但我最大的省思是對臺灣陌生的衝擊;大學畢業後工作五年才出國,我生命的生長期裡一路都是念公立學校,照理我應該對他人生活情境有一些觀察與感應,但那樣的經驗是空白的,同學的處境、社會的進展一概不在我生活關心的雷達網內,當年的我,好似生活在父母的城堡裡過著一種「幸福隔離」的生活。在時而冰敷時而跛腳的心情下看完這部片子,心裡有個疑問:如果一個平凡的我,在成長時期--今日回想起來,像生活在另一個場境裡對外圍環境的酸甜苦辣無視存在,那麼,那些當時在國民黨照顧下的菁英,是生活在怎樣的天地裡?因為生活層面的不同而塑造成環境使然的品格與大眾絕然不同的生活經驗,如何做到「穿別人的鞋子,走它一天的路」的真實類推感應?值得警惕深思啊。
十一月四日美國將投票選下一任的總統,而華盛頓州有一個更切身的議案:是否准許醫師開致死的藥方給末期的病人,讓病人自己決定死亡的時間,加速死亡減少痛苦的煎熬。類似的提案在一九九一年以很少的差距失敗,當年的議案是醫生幫助末期病人求死(比如打針)。今年的議案在敘述用字上比較嚴謹,釐清醫師開藥方與醫師救命的醫德不相違。經過十七年後「安樂死」重新向華盛頓州民挑戰。照往例,這個議案也有正反兩方大力相挺,而雙方都有自身經歷的體驗:有女士眼看著丈夫長期抗癌,經歷痛苦無望的掙扎等待死亡,發願為「安樂死」的立法奔走;有醫師畢身處於末期病人生死的交戰,又迫於法律只能讓病人痛苦等待死神降臨的支持者;有十四歲時因一時興起從橋上往下跳而癱瘓的反對者,他說,經過四十年沒有電輪椅就寸步難行的殘障人生活,但他已走過生死的交戰點,有家庭也有事業,殘而不廢,強調生命的每一時刻都值得珍惜,呼籲不必提早在生命路上築墳;有一位退休的護士,於一九九一年原本支持「安樂死」,但是她的丈夫雖然得癌症多年但在今日醫學的照顧下,卻沒有受病魔折騰,享年八十有幾自然死亡,她覺得在醫學進步的今日,沒有加速死亡的必要。
一天舉步艱難的痛苦經驗,讓我從報導中「嚐」到他們感受的真實性,他們表達正反兩面的思考,加深我對雙方意見的尊重,仔細思量,生死的抉擇豈可掉以輕心?腳痛讓我對痛有新的體驗之外,服用正確的藥方,一天之內就可行動,也激發我另一種思維;讓這兩個新體驗在我腦海裡翻滾吧,投票日需做一個智慧的決定。
一隻痛腳的省思,是無病呻吟?是痛定思痛?讓痛苦留痕,在生命路上伴我「穿別人的鞋子,走它一天的路」的成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