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2, 2014

綠化有幾分?

                                                                                   日期:2009-07-21


十多年前,不懂得簡單生活的意涵,買屋時還嫌院子太小。年年與草皮交戰後,如今想的無非是減少割草的面積。從陽光的加州搬到多雨的華州,首先面臨的是青苔的去留。
有一天,蹲在院子用手扒苔,鄰居告知園藝店有專賣除青苔的「藥」,她強調用手太辛苦。住加州多年,不知青苔是何物。每年初秋施肥之後經幾場大雨,草皮總是由黃轉綠,毫不費勁。搬到華州與青苔交戰的惡夢,種下我與園藝的矛盾情結。施肥、撒藥、噴水、割草,為了屋外的美觀不得不按時作息,夏日傍晚時分,坐在院子看書、烤肉的確舒適。但是夜還未臨,初聞清涼之際,蚊子已嗡嗡作響,看盡滿園綠地而毫無詩情浪漫,浪得綠意的美名。多年來,我在役物與役於物之間游離,退卻我勤耕的熱情。然後,有報導說,修剪整齊,常年新綠一無雜草的某社區,其女性居民患有乳癌的比率差異大;一向多雨的華州,竟開始乾旱,節約用水成為時尚;鮭魚回游的數量驟減,報紙、社團大力鼓吹居民減少肥料、殺蟲、除草的化學用品---這些原本「草的營養品」,殘渣隨著雨水流進下水道、河流,成為鮭魚的致命毒;我找到一個「心安理得」的藉口,開始我回歸自然的草地管理。日昨難得的暖陽,蹲在地上挖蒲公英,心裡想著去年在收音機聽到一位大廚說,初春的蒲公英常是他家早餐的佳餚:綠葉帶點青澀讓自製的麵包嚼出春意,含有花瓣的蛋包有春色的鮮黃。聽他敘述,當時曾下決心今春一定模仿。看著手上鮮黃的蒲公英,猶豫之後還是丟到垃圾桶。我不僅沒有大廚的創意,也沒有他綠化的勇氣。他說他家後院已經沒有草皮,全是可以吃的「雜草」。省去草地管理的負擔讓我羨慕,但也只是羨慕,不敢造次學樣,怕影響房價啊。去年,我用過鐵肥除苔,院子背光處,青苔依舊回生。看來,想做一個綠化人,我必須先與我家草皮妥協:學習欣賞青苔的生命力。去年,美民主黨在丹佛舉辦總統候選人大會。丹佛民主黨市長下挑戰:讓這大會成為地球上最綠化環保的首例。根據大會總負責人的說詞,整個運作過程,符合綠化的標準是最大的難題。大會上選用的物品、食物、飲料、食器、裝飾、交通,都必須重新考量:用本地產品,減少運輸廢氣油料;減少紙張,一切溝通以電訊往來;飲水用不用\瓶裝?用紙盤、用免洗刀叉還是用瓷盤用熱水洗?夏日,萬人聚集的廳堂,用不用冷氣?傳統的氣球裝飾可以免嗎?這些日常生活的習慣,放在方便與綠化的天平上衡量,綠化不見得佔優勢!而綠化觀念又要與各負責的單位溝通:廚師、收集垃圾的義工、工作人員都必須參與綠化講習。大會負責人坦承「最綠化」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若能做到上萬人與會者所製造的垃圾,有百分之七十能再使用或回收堆肥,她已經很滿意了。一個有五萬個單位參與的大會,要做到丹佛市長的願望,尤其是在人人認為方便、舒適、享受是理所當然的心態下,「最綠化」恐怕比登天還難吧。那麼,小小的家庭要綠化,比較容易?我不買瓶裝水、不買免洗餐具,用省電燈泡,以醋除雜草,以醋、蘇打代清潔劑,不訂報不買雜誌,夏天草地不灑水,垃圾回收。但是,外人若提供瓶裝水我不拒喝,割草時用機器製造噪音,兩三年還得化學施肥營養草皮,洗碗精、洗髮精都還是化學品,可行範圍內偷懶以車代步,沒有用心買本地產品,沒有熱中有機食品,沒有堅持不買人工養殖魚產,沒有認真再使用雨水、洗菜水,沒有做到「無紙」閱讀,有時忍不住買「多餘」的物質,沒有使用太陽能。我的綠化,還只限於自我方便的狹窄範圍,或者,談不上綠化?一位環保女士說,回收是環保工作的次要目標,尤其是美國,將部分回收的塑膠用品運送至亞洲國家的回收工廠,而這些工廠的設備並不符合美國環保、工人安全的法規;綠化,不能只顧自己「看得到」的環境,做回收的同時,先做到減少購物、利用已有的物質。綠化的程序應是:reduce, reuse, and recycle有一天看到一本雜誌紀錄一些省錢經驗,其中一位說:他家的垃圾不多,於是與鄰居共用一個垃圾帳戶減少開銷,讓我嘖嘖稱奇。根據這位女士的環保觀念,這也是綠化的方法之一:與你的鄰居交往成為朋友。若能共用一個垃圾桶,那麼分享園藝工具,分享DIY的工具不是順理成章?看過的好書、雜誌也可以做知識交流增進友誼。與鄰居成為朋友,互通有無,減少購買物質的次數,可減輕環境的負擔,且可增進社區的互動。建立互動的社區是綠化的新意與深意。

我們要什麼?

                                                                                          5/2009

美國是移民的大熔爐。克林頓當總統時,為了讓國內的移民文化間有更深層面的交流與認識,選定五月為文化交流月。從那時候起,此間的臺灣人社團每年都舉辦臺灣文化活動。許多華順頓大學的臺灣留學生也在校園內負責推動。最近幾年邀請來美的表演團體成員都很年輕,舉止透露才藝與信心。隨團有節目主持人,不僅成員之間配合得體,演者與觀眾的互動也熱絡有趣;團員裡總有英語說得流利得體,讓不懂台語或華語的人,也跟得上笑聲、掌聲。英語不靈光的人也不扭捏作態:台上一問,台下一答,直覺臺灣年輕人可愛,再也不是死背書考好試的『乖學生』,對他們由衷鼓勵祝福與期許。散會後,觀眾的印象總是:啊,比我們年輕時的信心與能力強太多,他們表現的包融性就是國際觀的心胸,實在看不出需要替他們擔心『與國際接軌』的能力問題。
前些天,在書店遇到我先生以前的同事,一位中國人。她說:「要搬家了。唉,我先生認為要搬到最好的學區,讓孩子唸最好的學校,賺的錢全用在孩子身上啦。很好笑,新家那條街住的全是中國人,沒有白人,只剩一家日本人。學校裡,白人反而是少數呢。」雖然她沒有明講街名,我們也知道她說的是哪個社區。不瞞你說,我買屋是要避開這種同化地區的,我可不要左鄰右舍都是中國人,雖然他們也已歸屬美國,但是,不一樣啊。『天安門事件』後,許多當時在美的中國留學生申請政治保護,可算是大量中國留學生在美居留的先聲;美國微軟公司在西雅圖周邊城市造就許多中國移民。公司鄰近的社區成為他們躍進『上流』社會的踏板。像那一位同事一樣,等孩子上初中的年紀時,朋友間互相比較的壓力,讓他們咬緊牙關買最好學區的房屋,大家作伴一起拼成績。其實,好成績只是教育過程裡的一個符號,孩子成長過程,校內、校外學到的生活經驗才是精髓。依我看,在文化大熔爐的國度,住進一條全是中國人的街,在某方面而言,是將生活教育的門窗關閉了。好成績也許申請到名校,在人生中,這只是一時的風光,一生的成就要爭的,不是這個。
一九六三年以前,美國的教育制度實行「種族隔離」政策。六三年,美最高法院下令終止種族隔離,因它違反美立國平等精神,黑人一樣有權利就讀任何一所大學。當年,阿拉巴馬州州長執意抗爭,揚言駐校阻擋黑人進校門且不惜一戰。當時美總統甘耐迪與他的智囊團機智地避開與州長正面衝突,帶引學生先住進學校宿舍,以免點燃白人仇恨黑人的氣焰,那兩位黑人學生隔天順利註冊就讀。事後,甘耐迪在電視向全國說明他與團隊處理的過程,強調:讓全國人民享受自由的時刻到了,不容延視。他鼓勵百姓打開心窗,接納教育均等的精神。尼克森於一九七O年的一場演講,敲醒美印地安人的大學夢,也刺激白人的反省自覺。他說,印地安文化是生存奮鬥的精神,他讚賞感謝他的高中足球教練,一位美印地安人,給他的人生教育奠造他成為總統的根基。一九七三年,年輕的印地安人大量湧入校門,尼克森替他們的求學路開啟大門;而許多受過教育的印地安人成為印地安文化的保護與推廣者,讓祖先的奮鬥精神在子孫的血液裡繼續耕耘。
這兩位總統以保護的行為闡明自由的深意,而他們的行事都是根據法令條文,並親身解釋執行這法令的重大意義;拋棄不合時宜的法規定立新法,再依法行事。而不是臨時修法補洞只為一時方便行事。去年秋,中國學生來台就讀的新聞陸續報導,當時的標題有「陸生來台就學尚未開放,私校積極準備」。二OO九年五月,承認中國學歷的爭論熱烈。教育部長鄭瑞城表示:開放陸生來台,有助兩岸青年交流,也能和國際接軌。不知有關單位是否到校園舉辦研討會,聽學生的顧慮與期待?畢竟學歷開放,勢必影響臺灣的大學生,臺灣學生的心聲是什麼,我們關心嗎?政府的政策先要保護國內學生的權益。(舉些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不能收加州的學生,因加州有醫學院,華大只接受本州與沒有醫學院的鄰州的學生申請;美各大學為保持自校的水準與該校學生的權益,學校間學分的認同,審核條件嚴格,很少照單全收的);教育部長其實不必擔心臺灣學生與國際接軌的能力,反而是上一代的人比較缺乏這種國際觀的思維。臺灣早期的教育模式扼殺許多獨立思考的基因,壓抑創作的啟發;這樣的教育下,有些人即使換了一個環境,因沒有這種素養而無法欣賞、比較他人文化的優點,獨尊傳統還洋洋自得。台上歐開合唱團以美麗的和聲唱著「Walking down the street,謝威宇樂團有客家現代創作歌謠;不是悲戚的小調,是全球音樂語言,爵士風味。
前些天,此間報紙的一則新聞:侵入性害蟲隨著貨船抵美,西雅圖海關及時阻擋登陸。運載籬笆木材的中國貨船入關前,海關人員在船上檢視翻動木材時,看到三、四種侵入性的害蟲在木材上爬行,海關人員立時通知全美各港口引發對這個船公司貨物的警覺性。各港口一致勒令貨船折回,及時避免一場農害。船主同意變更木材的貨源,裝貨前提高警覺,不然將成為美港口拒絕往來戶。如果阻擋不及,這些害蟲將危害美國農作物:麥、梨、生菜、青花菜、稻米等。據報導,美國每年因侵入性病蟲害農作物損失達一兆美元(一萬億)。你問,這有什麼關連?唉,臺灣政府一連串對中國開放的政策,所根據的條款在一年之間快速訂立修正,難免有缺失。各部門與民間團體之間有機會謹慎討論監督嗎?立法時是否把台灣人民的幸福放在第一優先的保護下,鍥而不捨地把關?臺灣寶島多年的農業經驗、好不容易提升的生活水準、環保觀念,會因對中國大量開放而失去競爭的能力?降低水平嗎?開放的同時要固守的原則我們堅持嗎?
一位伊拉克極端份子,返正之後對先前的暴行感慨地說:人一生進展的階段都有他的邏輯,就如每一種水果各有它的成熟期。臺灣前途進展邏輯是啥?「一整條街住的全是中國人」,一點也不好笑,但它正在美國許多城市中進行。臺灣,我們要的,是什麼?你知道嗎?你關心嗎?


Thursday, May 15, 2014

一齣百老匯舞臺劇的啟思

                                                                                     3/2009
 去年女兒女婿給我及丈夫一個別出心裁的聖誕禮物:三個月後才能觀賞的『獅子王』舞臺劇入場券。去年夏天,他們探訪紐約時與表妹一起觀賞,實在太喜歡。得知百老匯全美巡迴表演團年初將至此地演出,他們夫婦預購門票希望與我們分享心得我當時認為獅子王卡通片已經看過,並沒有特別的心情期待。現在回想,是我有眼不識泰山。
根據迪斯耐卡通影片獅子王改編的舞臺劇,演員如何讓觀眾沈醉於現場『動物場景?一個熟悉的故事,導演、製作,如何讓觀眾驚喜於場景創意的變化?楊麗花演平貴是女扮男裝,雖稱英武,演的還是人的角色;京劇裏的『毛鞭手勢』,觀眾經過講說後還得憑空想像騎馬的英姿---觀賞者的會意,多少得靠領會的功夫。在非洲的獅子王國裡,遠山、草原、落日、星光、走獸,訴說一隻獅子的成長:有弟兄權力的爭奪,有父子價值觀的流傳,有男女相悅的情歡,有享樂與義務的掙扎,有豺狼走狗的阿諛仗勢。精心靈巧的道具、木偶、服飾,讓『木偶群星』演出動物的靈
傳說中非洲女巫有無邊法力。舞台上女巫有無比魅力。臃腫的身材,五彩的臉龐,舉足、揮手,在在展放出滑稽的神秘,即使是搞笑動作也帶有幾分藝術風骨。不知名的唱腔在鼓聲與交響樂中高昂、哭泣、呢喃。呢喃中,木偶人獸擴散人間情事的複雜。觀眾欣賞的品味得到無比的挑動與試探對比、擬人、明喻、隱喻、感應、類推,於是台上、台下,聲互相輝映,感動在其中。
紐約時報曾介紹一位編劇新星:她是一位在美出生的韓國後裔。在劇裡,她大膽論訴美國種族文化的錯綜複雜。她說,公演期間,她每天坐在觀眾席,收集觀眾的反應,聆聽觀眾的評語。觀眾在沒有預期笑聲的場景爆笑或傻笑;在該有強烈反應而觀眾默然錯失,都讓她絞盡腦汁再修改劇本。舞臺劇每況愈佳的靈活性,是追求完美的無限挑戰。創作者得到觀賞者的反應,不論褒貶,都是幸福的滋味吧。這滋味刺激創作的細胞,滿足創作的慾望,接受再上層樓的挑戰,是一種靈性的幸福。
靈性是沒有獨尊的。有一天與先生去『飲』。坐在隔桌的三位年輕人,話題全繞著球賽轉。我先生有感而說:『我知道這是偏見,但是只談足球?雖然大學藝術教授的貢獻,對生命的實用價值而言比不上科學、醫學(雖如是說,學理工的他,頗有人文素養);他們還是比那些賺很多錢的足球員值得尊敬多了。何況,高爾夫還比足球高等。』說完這句話,他哈哈大笑自己的偏見!笑聲中,我提醒他:女婿的月曆上,貼著一張球賽行程表,只要有球賽轉播,其他生活事件盡可能排到第二順位。但這並不影響他生活上人格角色義務的執行。看球賽,只是生活調劑的一種。在球迷眼中,灌籃、三振、盜壘、攔截、觸地得分,球員神乎其技的表現,讓球迷瘋狂吶喊,讓他們再三回味,這些『經典』的表演,難道不是藝術?誰說藝術只能靜觀?靜觀才有品味
當『辛巴』與女巫在舞台上謝幕時,觀眾如癡如醉地喝采。猜想席中,必有瘋狂的球迷吧。我知道,因我的女婿,一位球迷,曾在紐約百老匯劇場留下席印,感動之餘並且邀請他的丈人享。讓心靈得到調適的,都是藝術。土著求雨祭、女巫卜卦的呢喃、阿嬤的搖籃曲、爵士、古典、清唱、吟詩、廣告、電影;幼兒聞樂搖擺、雲門、芭蕾;婚葬儀式、晨間太極;剪貼、拼圖、素描、雕畫;兒童塗鴉、握泥。藝術行為已融入生活的各各層面。蘇格拉底說,藝術不是極品技巧,藝術有如生活中的主食,是麵包,是米飯,賴以維生,豐潤人性,我們活在藝術的天然裡,人人都是藝術家。藝術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各顯其特色。藝術之於創作者、欣賞者而言,感動點滴自在心頭。若有高下之分而有孤芳之傲,說得上什麼品味。

單眼視力的獨白

                                                                                       3/2009                                                                              
 『你會感到一些震動『好了,沒事你可以走了
當醫生說完這句話,護士的手也離開我的額頭。我忍不住哇一聲,不可思議的贊嘆之情油然而生。原本不苟言笑的醫生,看到我的反應,嘴角也牽起一絲笑意。這位青光眼專家在一分鐘前,把前些天手術時,他我的左眼皮內預留的兩個管線拆掉其中之一,企圖掌控眼壓的穩定性,希望達到眼壓良好指數:10
在今日醫學發達的情況下,我有幸被技術高超的醫生照顧,有驚無險地受惠於高科技的恩澤;但也漸漸體會到曾閱覽過的一些醫學報導人體機能不是完美的事實---比如:為什麼眼壓指數已處於安全範圍,但視覺神經還是受損?生逢此時,一方面醫學界體察人體機能的缺失,另一方面人腦超級進化,藥物、醫療儀器的發明;雙管齊下,人類在某種程度上幸運地避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淘汰而延年益壽。我自當惜福。
坐在候診室,今天人潮特別熱鬧。我的門診時間已在五十分鐘前悄悄溜過,除了閉目養神之外,我別無他途。對坐的老先生與鄰座的陌生人一一聊天,並且說再見後,孤伶伶地看著我說:『我死時,不需要好眼力啊!』人真的很矛盾,埋怨寧可不要視力不願耐著性子等?卻又找上這位頂頂有名的青光眼專家,他在東區的診所,一星期只有一天的門診,等是必然的!我熱切期待我的正常眼壓,無心嘮叨,閉目吧,讓思緒神遊,我的名字終究會被呼叫的
護士拿一個圓板給我,示意我蓋住右眼。她打開牆上的驗視鏡,要我辨認字體。只見亮光處中間一抹黑糊,猛然警覺手術後我只有單眼的視力。醫生說,視力會恢復,要給身體時間去調適。幾天的視茫茫並沒有讓我體驗朦朧之美,而擔心得終身遷就這種缺陷。視茫茫的同時也體驗到人體成雙結構的美妙,我能行動自如,因為我的右眼負起視覺的完全任務,互補合作的結果,豈能不珍惜?手術只需一小時,復原期間,兩星期內有許多禁忌:不能舉重、不能彎腰、不能揉眼、按時點多種藥水,戴護眼罩睡覺。看不見傷口,感不到疼痛,這些禁忌給我一種與傷情不合的錯亂,錯亂中憶起許多往事的思維,胡思亂想下,覺得人的反省功夫實際上也是自我互補的修正行動。我曾多次害怕自己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會有不明智的舉動,慎重地要求我先生請他務必給我當頭棒喝,阻止我做無理的事。但是一位朋友說,一個人勸不聽,失去理智,都因『有病』那時,只有藥物有辦法控制。她警告我:對失智的人施當頭棒喝只是一廂情願的奢望,事到臨頭,那是不管用的。視茫茫影響我消極的心思而憶起這個對話?醫學發達給人類生存的矛盾又飄入我的靜思:生死邊緣的界線,要如何界定?求生、判死,誰有權力?誰來把關?
隨身聽伴我無聊時光,幾個故事之後,發覺聽故事只能抓重點,一不留神思緒飄忽,當再回神,已落人後說書者的抑揚,迷失於視茫茫的無奈裡。唉,我只想要我的好視力趕快回來。此刻,一頁書,一段稿,都是偷來的享受。閉眼、沈思、打盹、發呆,活像一個九十歲的老人。深知揠苗助長的急躁於『眼』無補於是耐下心,讓思緒飛揚,偶得精彩,紙筆伴我,讓飛揚的,落為文字,苦中作樂也是生活。

我要清晰,我要思辨。先要有好眼力,好體能。切記。

Thursday, May 1, 2014

胡言亂語話生日

                                                                              日期:2009-06-07

「今天中午給他做生日,很隆重地慶祝了。」我先生在越洋電話中跟父母報告小孫子的周歲景象。說隆重,有些不恰當,溫馨倒是真的。親友加上壽星一共十九位,把女婿家擠得熱鬧滾滾。四代九個家庭各自準備一道菜,獨缺豬腳、麵線加紅蛋。以臺灣人的習俗,恐怕有人要說草率了;以美國人的習慣,有汽球、有蛋糕,還有熟悉的食物。入境問俗吧,女兒說這樣大家都不挑食,不必擔心吃了「怪物」。明年我這個臺灣阿嬤,若有機會替孫子慶生的話,當給他一個不一樣的菜單,換換口味。
兩年前我先生的同事,一位印度人,為小孩做周歲。宴請三百位客人,在社區租禮堂,請外燴主廚││這才說得上隆重!我很好奇那堆積如山的禮物一歲的小孩如何消受?樂捐給社福機構,從小適時灌輸與人分享的美德,也許是好主意喔。
五十歲生日那天,我先生安份地走進他的辦公室,嚇了一跳:滿室的氣球與警戒的黃線將門口胡亂貼,給他一個意外的驚喜。同事間溫馨的友情隨著公司裁員、改組而不再。每憶及此事,總讓他不勝唏噓。美國企業界近年來大行「全球化」的經營政策,同事分散各地,同事情誼如今只可追憶。
慶生,有些人不講究;有些人愛宴客熱鬧。遇到上班日,哪有什麼閒情,生日要上班只好選就近的假日慶祝。不知從哪來的道聽途說:只能提早慶生,不能延後,我信以為真地堅持好幾年。兒女長大後,實在不耐煩我這種站不住腳的理論,乾脆明言:媽,我不在乎延後慶祝,只要大家方便就好。壽星不在意,我有什麼好忌諱?當場敲醒我的迷信論。
忘了家人的生日,誠實「認錯」補慶,不也是皆大歡喜!何苦「興師問罪」自討沒趣。有人可以告訴我為什麼不能延後慶生?
相信你也這樣聽說:老人家逢九不祝壽。於是六十九歲生日要當作七十歲。八十大壽、九十大壽都因逢九而提前到來。另一方面,今日台灣的總統,名字有個九字,於是逢九便是好。從上至下,民間喜宴甚至政府行事安排,硬是湊個九字討吉利。九字難關與吉利的心態,不過是一種語音的聯想,有什麼事證魔力值得我們奉行不違?拋開任何語音聯想的枷鎖,才能有明晰的思路。一加一等於二,五減一等於四,是幼稚園的學生都懂得的簡單數學。但是,根據「臺灣歲」的算法,一九八0年出生的人,今年是三十一歲而不是二十九歲。為什麼?嬰兒出生已一歲,每年增一歲,冬至吃湯圓又得加一歲。這樣的「臺灣歲」到底有什麼意義,值得我們年年替自己催老。臺灣人比「外國人」同年生的,都老兩歲,若因此比別人多長兩年的智慧倒也罷了,事實上如何?有一天,在網路上看到一位網友大嘆:臺灣人「好騙歹教」。唉!
古早習俗的養成有當時的環境因素:民智未開、醫學常識不普及,也有控制民眾統治者的心態在其中。中國文化五千年來都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傳統治國,基本上不鼓勵老百姓獨立思考的養成。西方學者認定:人類老祖宗從寥寥數千的原始人,繁衍至今,最大的功臣:腦,聰明智慧的進化。有探險的精神,不甘侷限於一角落,人類文明得以從非洲文明的搖籃傳布全球。臺灣人冒險奮鬥的海洋精神幾乎被中國五千年的大陸傳統精神改造吞滅。
多年前一個宗教團體在此地公演一齣戲,有朋友在戲中,也有朋友大力鼓吹與孩子一起欣賞。問女兒的意願,沒想到她與女婿答應同行。台上諄諄告誡母親育兒的辛苦,不該慶祝生日,因為那是母親的受難日;母親懷胎九個月,臨盆時分的苦難,豈可忘卻每年慶生!
台下我與先生實在大失所望:八股教條的台詞,如何感人?廉價的悲情,讓我們不禁失聲而笑。女兒莫名其妙地問:不是說很感人,怎麼是這樣好笑?
唉,我從不把生孩子認為受難,更不以為母親有多偉大。男女相愛結婚生子,雖不能說人人都走這條路,但既然選擇這路走,盡力做好各個角色,是自我價值的執行,沒什麼超人本事,不需過於美言。慶生是生的喜悅延續,一步一腳印,成長的痕跡,一年有一年的檢討與展望,不只是「吹蠟燭」娛樂性的許願。 

一本高科技雜誌《Wired》報導筆記型電腦的降生過程。一位有遠見的媒體人士,Nicholas Negroponte,著手一個便宜電腦計畫。希望世上每一位小孩都擁有一部可攜型電腦:One Laptop per Child簡稱OLPCLCD螢光板的研發人之一,MaryLuo Jepsen,領導設計一個造價便宜,功能足夠的可攜型電腦,這組織再授權臺灣的Quanta,廣達, 製造。文中並提及廣達是世上最大的可攜型電腦製造公司。二00七年,OLPC活動推出筆記型電腦,轟動電腦界。廣達的強力對手Asustek,華碩,怕失去小型電腦市場,於二00七年秋季華碩也推出EeePC,迷你筆電。首批三十五萬台在幾個月內售完。有趣的是:購買迷你筆電的人,不是原定的低收入戶而是許多歐洲人(比美國人更熱中),給自己添購第二部,因迷你筆電小巧攜帶方便。如果把世人擁有的財富狀況以金字塔來表示,本來是為處於金字塔底層低收入者著想的便宜物品,處在金字塔中產以上階層者也趨之若鶩。一人的遠見促發一人的設計,共同努力的結果,筆記型電腦誕生。此文作者Clive Thompson指出,台灣電腦製造業擁有一些世上最敏銳的工程師。我想:如果臺灣電腦界在此活動的角色,可以更上層樓,不僅是他國的代工廠,不僅是有樣學樣的跟進者,而是跨入研發、設計的領域,這將是多麼振奮的新生!而台灣各行業迫切需要這樣的角色轉型。期待轉型成功的慶生。
一歲的小孩你能期待什麼?走路?說話?我的兒子給侄子的卡片這樣寫:成人的世界相當艱澀,家人對你的期待將日積月累,大膽地探究屬於你的世界,舅舅永遠站在你的身邊。女兒唸著卡片的短文,在眾人面前忍不住眼眶含淚。事後,她說,媽,弟弟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成熟。慶生不要隆重,要溫馨,要鼓勵。母難說,逢九不過,不能延後,都給我閃一邊去。

情境感應


                                                                                       日期:2009-05-18


父母親拜訪朋友,我與他們同行。老友多年不見,氣氛自是熱情愉快。恰逢這位長輩的子媳返家,我立刻像舊識一樣,趨前問候。不料,她冷淡以對,我那攤開的雙手不知如何收回,很是尷尬。說再見時,伯母悄悄地說,真不好意思她的媳婦失禮了。那天,失態的,其實是我。我大可坐在原位,笑笑招招手。初次見面,不知何時再見的情況下,誰來擁抱?
何況我又不是主人。只因跟伯母相識,又久未見面,被舊情迷住,樂昏頭。人與人相處有許多溝通的方式:最普遍用言語溝通或用文字傳達。其中語言文字有明白列點,也有微妙臆度處,如:言下之意、字裏行間,透露著許多不同層面的意義,再加上肢體語言所引發的聯想、猜測,溝通方式豈止於一言一舉。即使是熟識的朋友,擁抱的姿態也有交情程度的不同。而擁抱不是人人歡迎的,我的親身經驗,使我更謹慎這親密動作。
幼兒不會說話前,除了哭、笑之外,他們用什麼方式傳達要求?女兒家餐廳兩旁有兩盞裝飾燈。飯後抱孫子離桌,他一定手指著燈。抱他,這燈摸摸,他會反過身指著另一燈。這樣來回的指、摸後還發出啊呀的滿足聲。
有一天,在戶外散步,坐在推車的他,指著迎面而來的一隻狗,狗主與我不禁相視而笑。也許我的孫子用手問著:「噫,那是什麼?跟我不一樣喔!」當他牙牙學語時,我們將不讓他再用手示意,我們將勉強他用說的。天真直指小手的動作將消失。仔細觀察成人世界,我們用手說話嗎?有一本談肢體語言的書指出,社交場合,朋友、夫妻的坐姿、方向,常無意間洩露他們之間親密關係的程度;洽商生意時,擺在桌上的手掌、拿著筆的姿態都是訊息,關係著這筆生意協商的成功率;當社交、應徵、協商,如果適時、恰當地反映對方的姿態(如對方傾向前,你也向前而不是避開往後)對談話的氣氛、工作的和睦多有幫助。NO,不要,不行,是不是嬰兒會意的字眼或會意的眼神?剛會站的孫子,喜歡把書架上、矮桌上的書往地上丟。他望我笑,一邊搖頭一邊丟書。他真懂得搖頭所代表的意思嗎?
在現實的世界,(幼兒的世界也是實,但天真可愛多了)拒絕,倒不限於搖頭說不。冷淡是其中之一而方式各有奇招:進門時背著你、假裝沒看見、只跟別人說話、不和你正眼面對、你是一個不存在的個體。其實不論私人友誼或團體情誼,大部分情感會隨著時間消逝。也許是意見不合,也許是失去共同的興趣,使得聯繫友誼的動機減低。如果一方故意避開話題;或是當你處在難堪的情境,而他的嘴角竟然有一抹難掩的笑意;當你需要朋友的支持,而他以輕佻的態度打發;這些舉動明顯地傳達:我們到此為止。只靠一方的努力,友情的傳達終究沒有熱力。讓我們明智地各自發展不再眷戀。
今年奧斯卡女主角金像獎得主凱特 溫斯萊特,Kate Winslet,那位主演《鐵達尼號》的青春少女。經十多年的磨練,她再度被影迷肯定。《時代周刊》三月二日美國版,以她為封面題名:為什麼是她?作者Mark Harris大大讚賞溫斯萊特。
在奧斯卡典禮前一日一場小型午宴上的表現。作者說她以微妙的姿態、語言,回報在場的每一位瘋狂星迷。午宴時分,她不僅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她也表現出每一位與宴者,都是她關注的焦點。午前她已有兩場社交活動,但從午宴進場到退場,她讓在場的一百位熱情瘋狂、堅持回報的影迷,感到榮幸、滿足,讓他們如同星星一樣發光。作者說這不是虛應影迷可以達成的效果,而是溫斯萊特把這場午宴當做是自己的任務,她由衷地實踐,因為用心,真情在其中而點燃星迷的燦爛。滿室星光,是她最閃爍的回報。
美總統歐巴馬的第一次國會演講,可以說使盡魅力,不僅在文字上句句斟酌,在腔調、肢體上,一樣費心。描繪出一幅需要共體時艱,全國一致努力往前的遠景與願景。《新聞週刊》說,總統的信心喊話也許能讓美國百姓走出鬱悶的情境。《華盛頓郵報》說與會人士(有法官、參眾議員等)及時以「黑莓手機」向外傳達簡訊,活像一群無心聽課的高中生。有一位共和黨議員甚至在演講前兩個小時已發出電子信:我們可以了解總統激勵的口氣。演講後隔天新聞照例登刊講稿。正反兩派加上中立者在網頁互相喊話,努力傳達己見。把自己的意見再與眾人的議論相比,對於政策議題至少有多面但不保證客觀的認知。這樣支持或反對才有議論的基礎。如果對議題根本不瞭解也不關心,卻盲目贊成,豈不枉費自己的智慧?溝通,操之在己,不要辜負自己的力量。
一八九二年,一位二十五歲的美國人,Frank Lenz,在《Outing》雜誌社的贊助下,發動腳踏車環球旅行。美第一位飛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Amelia Earhart於一九三六年試圖環球飛行。這兩位冒險家,都因半途音訊沉寂,被世人認定遇難而死。他們臨死的念頭會是什麼?呼叫救命或死而無憾?在毫無警訊下,醫生宣布只有三個月的生命,我們如何反應內心的關注與懷疑?如何跟親友說再見?Eugene OKelly,一位前程似錦的公司總裁,很不幸於五十三歲時遇到這樣的難關,腦癌。生命最後的一百多天,他留下一本:面對死亡與親友生命的觀察,Chasing Daylight(追逐日光)。幾乎沒有明天的人,與不知何日死的人,對朋友間的一言一舉,反應不同的判斷,各自表達不同的心態。這本書,第一篇題為:禮物。第一句:「我是有福氣的人。我被告知我的生命僅剩三個月。」他強調,寫這兩句的心情,沒有一點嘲弄。前者是他的一生,他熱愛生命。後者是他不能改變的事實。他於二00五年七月,觀賞國慶煙火。當時他視力已損,他說與往年的煙火經驗相比,他不曾想過煙火最美的,竟是它們的響聲。即使是短暫的生命,以迎向生活的態度,讓他體悟知覺感官關了一扇門,開啟另一扇門的珍惜。傳達與接受,生活的感應,無人可以取代,捨我其誰。
他以這本書獻給他的妻子,他生命的伴旅,他邁向往生的嚮導。是怎樣的智慧,可以擔當生死的導師?
體察、感應,智慧盡在生活的有聲、無聲中習得。不要遊離,心、眼,都是感應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