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07-21
十多年前,不懂得簡單生活的意涵,買屋時還嫌院子太小。年年與草皮交戰後,如今想的無非是減少割草的面積。從陽光的加州搬到多雨的華州,首先面臨的是青苔的去留。
有一天,蹲在院子用手扒苔,鄰居告知園藝店有專賣除青苔的「藥」,她強調用手太辛苦。住加州多年,不知青苔是何物。每年初秋施肥之後經幾場大雨,草皮總是由黃轉綠,毫不費勁。搬到華州與青苔交戰的惡夢,種下我與園藝的矛盾情結。施肥、撒藥、噴水、割草,為了屋外的美觀不得不按時作息,夏日傍晚時分,坐在院子看書、烤肉的確舒適。但是夜還未臨,初聞清涼之際,蚊子已嗡嗡作響,看盡滿園綠地而毫無詩情浪漫,浪得綠意的美名。多年來,我在役物與役於物之間游離,退卻我勤耕的熱情。然後,有報導說,修剪整齊,常年新綠一無雜草的某社區,其女性居民患有乳癌的比率差異大;一向多雨的華州,竟開始乾旱,節約用水成為時尚;鮭魚回游的數量驟減,報紙、社團大力鼓吹居民減少肥料、殺蟲、除草的化學用品---這些原本「草的營養品」,殘渣隨著雨水流進下水道、河流,成為鮭魚的致命毒;我找到一個「心安理得」的藉口,開始我回歸自然的草地管理。日昨難得的暖陽,蹲在地上挖蒲公英,心裡想著去年在收音機聽到一位大廚說,初春的蒲公英常是他家早餐的佳餚:綠葉帶點青澀讓自製的麵包嚼出春意,含有花瓣的蛋包有春色的鮮黃。聽他敘述,當時曾下決心今春一定模仿。看著手上鮮黃的蒲公英,猶豫之後還是丟到垃圾桶。我不僅沒有大廚的創意,也沒有他綠化的勇氣。他說他家後院已經沒有草皮,全是可以吃的「雜草」。省去草地管理的負擔讓我羨慕,但也只是羨慕,不敢造次學樣,怕影響房價啊。去年,我用過鐵肥除苔,院子背光處,青苔依舊回生。看來,想做一個綠化人,我必須先與我家草皮妥協:學習欣賞青苔的生命力。去年,美民主黨在丹佛舉辦總統候選人大會。丹佛民主黨市長下挑戰:讓這大會成為地球上最綠化環保的首例。根據大會總負責人的說詞,整個運作過程,符合綠化的標準是最大的難題。大會上選用的物品、食物、飲料、食器、裝飾、交通,都必須重新考量:用本地產品,減少運輸廢氣油料;減少紙張,一切溝通以電訊往來;飲水用不用\瓶裝?用紙盤、用免洗刀叉還是用瓷盤用熱水洗?夏日,萬人聚集的廳堂,用不用冷氣?傳統的氣球裝飾可以免嗎?這些日常生活的習慣,放在方便與綠化的天平上衡量,綠化不見得佔優勢!而綠化觀念又要與各負責的單位溝通:廚師、收集垃圾的義工、工作人員都必須參與綠化講習。大會負責人坦承「最綠化」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若能做到上萬人與會者所製造的垃圾,有百分之七十能再使用或回收堆肥,她已經很滿意了。一個有五萬個單位參與的大會,要做到丹佛市長的願望,尤其是在人人認為方便、舒適、享受是理所當然的心態下,「最綠化」恐怕比登天還難吧。那麼,小小的家庭要綠化,比較容易?我不買瓶裝水、不買免洗餐具,用省電燈泡,以醋除雜草,以醋、蘇打代清潔劑,不訂報不買雜誌,夏天草地不灑水,垃圾回收…。但是,外人若提供瓶裝水我不拒喝,割草時用機器製造噪音,兩三年還得化學施肥營養草皮,洗碗精、洗髮精都還是化學品,可行範圍內偷懶以車代步,沒有用心買本地產品,沒有熱中有機食品,沒有堅持不買人工養殖魚產,沒有認真再使用雨水、洗菜水,沒有做到「無紙」閱讀,有時忍不住買「多餘」的物質,沒有使用太陽能…。我的綠化,還只限於自我方便的狹窄範圍,或者,談不上綠化?一位環保女士說,回收是環保工作的次要目標,尤其是美國,將部分回收的塑膠用品運送至亞洲國家的回收工廠,而這些工廠的設備並不符合美國環保、工人安全的法規;綠化,不能只顧自己「看得到」的環境,做回收的同時,先做到減少購物、利用已有的物質。綠化的程序應是:reduce,
reuse, and recycle。有一天看到一本雜誌紀錄一些省錢經驗,其中一位說:他家的垃圾不多,於是與鄰居共用一個垃圾帳戶減少開銷,讓我嘖嘖稱奇。根據這位女士的環保觀念,這也是綠化的方法之一:與你的鄰居交往成為朋友。若能共用一個垃圾桶,那麼分享園藝工具,分享DIY的工具不是順理成章?看過的好書、雜誌也可以做知識交流增進友誼。與鄰居成為朋友,互通有無,減少購買物質的次數,可減輕環境的負擔,且可增進社區的互動。建立互動的社區是綠化的新意與深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